content

兵馬俑考古發掘是一門令人遺憾的藝術(圖)

 2013-10-09 10:4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看中國2013年10月08日訊】2009年的文化遺產日,陜西西安兵馬俑開始進行了第三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是邊展覽邊挖掘,整個過程將持續五年,而且將置於遊客的參觀過程之中。在諸多的文化遺產日活動之中,陜西兵馬俑因其歷史與文化的價值,更為中外媒體矚目。

媒體在欣賞整個發掘過程,聆聽專家對發掘現場的評述,而在網路論壇裡,我們則看到公眾對這種歷史考古發掘懷有更多的擔心與憂思。一些網友認為,在發掘技術與保護技藝還不真正發達的今天,我們是不是應該暫緩這種發掘?我們一定要將兵馬俑全景式地發掘出來嗎,要不要為後人留下一些文化遺藏,讓他們用更為先進的方式與方法,去發掘與保護?

是的,考古發掘永遠是一門令人遺憾的藝術,發掘出來的文物,不可能件件完好無損,發掘過程更是會充滿各種不測與不足。第二次兵馬俑發掘時,出土了大量兵馬俑彩繪,但一見空氣,彩繪就被空氣化解了,一些絲綿竹木類製品,更是會出現保護方面的技術難題。

最令人遺憾的事件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當地農民為抗旱打井,挖出了「陶人」,當地農民視其為陶神瓦神,或叩拜或砸爛,直到驚動了當時的中央政府,但是在中央政府重視的同時,它仍然擺脫不了整個發掘過程與保護過程中的多重缺憾:發掘過程中技術設備、人力智力、保護措施等等,都無法滿足這樣世界奇蹟價值的文物保護的需要。當我們回首這一段發掘歷史之時,我們看到的是當地人文生態對文物的災難性影響,專家們知道那是絕世文物,而百姓卻沈迷在迷信之中,看不出它的任何歷史意義。

這種人文生態是不是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觀呢?

現在的人們不可能視兵馬俑為瓦神陶神,但是不是更多地視其為招商納財之神?周邊的自然生態是不是與世界級文物保護條件相去甚遠?當兵馬俑成為舉世聞名的文物景觀之時,各種建築與設施也都蜂擁而至,在烘托著文化遺產景觀的同時,又都在扮演著傷害文物的禍首角色。有媒體報導說,在兵馬俑博物館的周圍有一些排放廢氣等污染物的工業企業,對兵馬俑的安全威脅很大。據瞭解,雖然近年來兵馬俑博物館通過征地、搬遷居民等方式,建立起了200公頃左右的植被緩衝區,降低了空氣中的含硫量,但這還遠遠不夠,對兵馬俑的保護依舊任重道遠。

在歷史與自然面前,人類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永遠都在玩著充滿遺憾的遊藝,有時玩得高明,有時玩得愚蠢。現在的陜西兵馬俑挖掘,在以聰明的方式示之於人,將考古做成一個公開展示的過程,將發現置於媒體鏡頭之前,使全世界都可以關注。我們想知道的是,儘管這樣的考古發現經過國家文物局的審批,是一個持續的考古工程,那麼,我們有沒有更大的耐心,如果出現技術性難題或出現人為的毀損,能不能立即停下來?我們到歐洲一些文明古國旅遊考察,會發現很多的考古發現也在現場進行過程之中,他們的耐心令人嘆為觀止,不急於向人們展示最後結果,有時甚至讓考古發現只開一個頭,讓古文物景觀嶄露頭角,然後就不再將故事進行下去,故事如何下回分解,等待未來的人們分說。

考古是一種對歷史真相的發現,也是一門與歷史做的遊戲、藝術,如果都發掘出來了,可能它的魅力也就同時失去了,而讓文物某種程度上原生態地寄存於地下,它給人們的想像空間可能更大。

當年有人想打開秦始皇陵,現在想起來,我們都捏把汗,幸好國家文物主管部門沒有同意批復。我們現在擔心的是,一些地方會群起而效之,通過發掘文物,來提升地方人文景氣指數,對文物本身,卻沒有一份應有的耐心與敬意。許多文物在地下寂寞了幾百年、幾千年,它們可能是甘於寂寞的一些老人,有時間,我們對它們少一些干擾,少一些哄鬧,可能是兩相清靜,這難道不也是一種人文關懷的至境?

考古發掘永遠是一門令人遺憾的藝術,我們需要修煉與提升的,是我們的審美心境,我們已開始用「手術刀」在挖掘文物,我們知道刀的起處,更要知道刀的止處。

来源:東方早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