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路透社
【看中國2013年09月26日訊】「對於一個進口商來說,頭等大事就是讓海關裡的人高興,因為他們能隨意決定貨物是否過關。標籤上的一個小毛病就能扣你十五天,讓你破產。但如果他們高興,你有問題,他們會很快幫你解決。要請他們吃飯,給他們上海世博貴賓卡或贈送產品。這裡就是這樣,要麼從胯下過,要麼就回去。」何塞(化名)說道,他通過一家中國進口商供應西班牙高檔食品。「讓他們高興」是在中國做生意的海外企業家常用的一句話。
「讓警察高興能令你內心感到平安,這就好像是可以預防問題的遮雨傘。真正要付錢的是從事非法生意的人。如果你開妓院,那肯定要付,而且要付很多。在其它情況下,都是人情可以解決的。每次都會冒出一個不要臉的普通小官,打電話通知你他要到你餐廳來吃飯了,暗示要你請他。」另一位在中國的西班牙企業家胡安(化名)說道。
「這裡賣的好的都是便宜貨,所以要跑量。想要跑量也得有人幫忙,如果想在餐廳裡賣紅酒,就得給服務員每軟木塞5元。你幫我,我幫你。」
今年七月,中國政府拘留了跨國製藥企業葛蘭素史克公司(GSK)的四名高管,理由是他們賄賂了醫生和醫院,使其選擇他們的產品。據警方調查,此案始自2007年,數額高達30億人民幣。於是,GSK稱,其嚴謹的道德行為制度忽略了某些籮筐裡「爛蘋果」,但如今調查卻指向公司策略。
全球媒體用這起事件描述了一個惡劣情況:醫生工資低下,公共醫療投資不足,法律存在缺陷甚至被忽略,導致腐敗必不可免。還有其它多家跨國企業被調查,如今形式非常像2010年英澳礦業巨頭力拓集團的四位高管被監禁時那樣。腐敗再次成為最高行為原則。
不是嚴謹人的國家
據說,在中國做生意,一定要跳入泥潭,沾上淤泥,才能和本地企業家在同樣條件下競爭。另外一個辦法是放棄這一個擁有14億顧客的市場。中國不是正人君子或嚴謹人的天堂。GSK事件的起因主要源於外界的壓力而不是內部因素導致的。被捕高管之一透露,他們的薪水是根據盈利發的,他們被要求完成每年銷售額增長25%的任務(這比之製藥業的增長高了7%),不利用「曖昧企業行為」是無法達到這一目標的。
無可否認的是,中國腐敗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國際透明組織將中國排在176個國家中的第80位,透明度指數為100分之39(0為絕對腐敗,100為完全無腐敗),在全球最大28個經濟體收受賄賂頻率排行榜中,中國位於第27位。
這一問題源於對腐敗的基本定義,如果做一個各國法律的比較,矛盾顯而易見。西方法律將許多中國視作普通合法的行為列為利益衝突*。
*利益衝突是指個人或組織涉及不同方面相同的利益時,向自己或與自己相關人士作出偏袒或優待的不當行為。
中國式「關係」穿插縱橫在整個社會中,將其變成了一個人情交換的雜亂場所。無論是在家庭企業,跨國企業還是銀行,想要出人頭地的人明白大部分還是得靠關係。為了結交關係,從基本的禮貌到最無恥的腐敗手段都能用上。
圖片來源:路透社
「我沒有降低我的道德水準,我把它拋了」
紐約時報八月發表,摩根集團因僱用中國重要官員子女,與其父母交涉而被美國司法部調差。鐵道部的前副總工程師,張曙光,就在這場暴風雨的核心,他現因受賄接受調查。蹊蹺的是,在摩根集團僱用其女兒張西西之前,鐵道部從未與摩根集團有過交易。
在日常小買賣中這些還是比較含蓄的。小禮物,請客吃飯,卡拉ok都屬於商業慣例。「平時會有本地收購代表問我要一部分,裝進他們自己口袋裡,他們威脅說我不同意就要找別家。在西班牙我也遇到過一次,我拒絕了。這裡我總是接受,因為這裡就這樣。我沒有降低我的道德水準,我把它拋了」電子供應商彼得(化名)說道。
GSK高管被捕並不令路易斯(化名)感到稀奇,他是從事過藥業和石油業的企業家,如今受一家西班牙上市公司聘用。他說:「十年前,就可以看到他們乘坐豪華轎車,提包裡滿是錢。他們在上海醫院裡進行臨床試驗。他們會給預付款,再按銷售數量算酬金。這些行業是受外國經濟主體主導的一個大腐敗坑,這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然而,他不認為逃避貪腐的觸角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對,這裡可以正當做生意。」他說道,「腐敗是捷徑。中國人付諸腐敗因為他們沒有受過教育,不懂企業文化,不知道什麼是行政、管理和國際化。45歲以上的人,也就是和我做生意的人,他們是農民出生,書讀得很少。當他們學習後,他們就不會再付諸貪腐了。」
圖片來源:路透社
跨國企業的卑鄙行為
六個乳業跨國企業因私定價格而在八月受到了記錄性罰款:6.68億人民幣,其中包括美國美讚臣,紐西蘭恆天然,和法國達能集團。中國監察機關發改委,以違反反壟斷法而對其制裁。這些企業承認其違法行為。然而,其餘的三家企業避免了罰款,據政府說,原因是「他們迅速地改正了,並提供了寶貴信息」。
從商業角度看,他們的行為是非法的。從道德角度看,是卑鄙的。這些國外企業利用了自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爆發後中國人對於國產品牌的恐慌,當時,該事件導致了6名嬰兒死亡,幾千嬰兒中毒。
近日,中國強大的發改委中的一位官員向30家國外企業施加壓力(通用電氣,微軟,IBM,英特爾等),在一次會議中要求它們公開承認違反了中國反壟斷法,並為此向它們展示了幾份其它企業簽署的認罪書,威脅說如果它們要請律師辯護,罰款會增至原先的三倍。這些強制性道歉令人回憶起文化大革命和毛澤東時代的仇外心理。
根據這一些事件,有理論認為,中國已經向企業腐敗行為宣戰,但目的只是為了攻擊跨國企業,保護國內產業。這種說法並不荒唐,卻也有許多人持不同意見。重要的是,一個實質性問題被忽略了:有許多國外企業正在反覆地違反法律,違反道德準則。
「許多外國企業參與腐敗行為,這已得到充分證實。…這些犯罪行為在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受到懲罰。」偶爾發表靠譜文章的中國日報寫道。該文也提及GSK在商業環境更健康的紐西蘭和美國受到過的巨額罰款。
中國承受著發展中國家常見的猖獗腐敗。腐敗方面的法規一直都很寬鬆,只是在近幾月出現了新的勢頭。然而,腐敗已經深入人心,將其鏟除需要很大的代價。
通往健康環境的路是漫長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令人疑惑的是,西方企業家在其中又將擔任什麼角色,那些出生並非農民,而是收集了諸多大學、碩士文憑的學者又會對社會產生什麼影響。面對一個污穢環境中看似不可勝的惰性或企業的無理要求,我們始終可以做出個人的私密抉擇——支持腐敗還是打擊腐敗。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