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新疆:衝突背後的衝突(圖)

 2013-07-04 02:0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看中國2013年07月04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明綜合報導)烏魯木齊「七五血案」四週年之前的6月26日和28日,新疆發生吐魯番衝突與和田騷亂。目前俞正聲等五名政治局委員或常委坐鎮新疆,稱「維穩是新疆當前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7月2日,新疆公安廳5到10萬元懸賞舉報人。從新疆到北京,官媒異口同聲抨擊「暴恐分子」,抨擊美國和歐盟「反恐雙重標準」。然而信息封鎖,以及此前官媒在事件發生後兩天的集體噤聲,都令一些外界對新疆事件的另類傳聞與解讀顯得更合理、更真實。

吐魯番事件 官媒集體噤聲

造成至少35人死亡的26日吐魯番鄯善血案,官方只有一則新華社對海外的英文報導。直到海外幾乎所有媒體沸沸揚揚近兩天後,才突然在全國各地同時發聲。而同時,據人權組織透露,新疆多個政府部門電腦網際網路被切斷,公務員電話不能發放及接收簡訊。法新社報導,警察在事發地約40公里外設路障並阻止記者進入。美國之音指出,和田事件傷亡情況三天後官方尚無詳細報導,新聞五要素時間、地點、人物、如何、原因等,仍令讀者一頭霧水。

旅美政論家陳破空指出,26日凌晨吐魯番事件後,官方唯一的英文報導,稱襲擊者持刀攻擊了當地派出所、政府辦公樓和一個建築工地,並焚燒警車,27人死亡,包括9個警察、8個市民和10個襲擊者。27日夜新華社首次中文報導中,死亡人數漲到35,而人員結構變化為警察2名、平民22人及襲擊者11人,可以看出官方在縮小警察人數和誇大平民人數,而攻擊地點加入商店、美發店等,目的是與更多平民掛鉤,與恐怖襲擊掛鉤。

傳聞一:強拆引發官民衝突

一名叫王橋軍的當地網友說,該事件源於當局強拆,是官民矛盾長期激化的產物,並非民族或宗教衝突,他說家裡已停水二十多天,所以那些人去派出所和建築工地只想討個說法。

政論家橫河認為,當局通過兩種輿論誤導以擺脫責任,一是說恐怖攻擊,二是暗指維吾爾人發動的攻擊,加劇民族對立。該網友說的因拆遷去派出所討說法,更符合新華社的英文報導。同樣在內地對抗強拆的行為,發生在新疆就成了恐怖襲擊。

傳聞二:宗教衝突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7.5前夕中國加緊控制新疆,並施壓當地人禁止維族兒童在齋月封齋都可能是事件導火索。BBC報導,當地官員禁止穆斯林家庭的女性成員穿罩面長袍,同時強迫男子剃掉鬍鬚。

時事評論員李善鑒分析,新疆的問題不是漢族和維族的矛盾,根本原因是中共對維吾爾族的文化、自然環境的破壞和對當地資源的掠奪,它不僅存在於少數民族地區,在漢族地區同樣存在,只不過破壞者和受害人是同一民族。這並非民族間的對立,而是中共與草民間的對立。

反抗與壓迫相互激化

大陸教科書從幼兒園就教會了百姓共產黨推翻國民黨統治時的口號「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如今統治階級的共產黨,面對被統治者因壓迫而生的「反抗」,則堅持「哪裡有反抗,哪裡更要壓迫」的手段。

陳破空說,烏魯木齊29日萬名軍警百輛裝甲演習,面對持刀甚至赤手空拳的少數對手,似乎小題大做,但是不這麼演習,哪來的維穩費?場面越大,錢得的越多。衝突越激烈,維穩費越高。新疆黨委書記在事發前曾強調,要以鐵的手腕,鐵的決心,主動出擊,把恐怖消滅在萌芽狀態,「絕不能施仁政」。

美國維吾爾協會副主席伊利夏提指責北京的高壓政策導致了暴力事件,維吾爾人是「被迫的反擊」。

高壓維穩派向習近平發難

具北京背景的海外媒體鳳凰網7月2日發表了一篇2006年的舊文,官媒紛紛轉載。文中提到王震1949年率10萬大軍進駐新疆,以強力手段「土地改革」時,接受了鄧力群的建議「不僅要沒收地主的牧畜,還要沒收宗教頭目的土地,徹底摧毀宗教勢力的經濟基礎。」王震因此與推行民族懷柔政策的中共中央西北局負責人習仲勛(習近平之父)「發生了嚴重的爭論」,在黨內高層會議中被批後「黯然離開新疆」。文章最後強調,中央1979年糾正指出「會議對王震同志和新疆分局的批判是不符合實際的,中央當時撤銷王震同志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書記、軍區政委及財委主任,是不公正的。」

新疆自治區主席努爾•白克力電視講話稱反恐是一項「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新疆不可避免成為中南海各派爭殺的又一個戰場。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