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圖片
孔子在讀完易經後,非常推崇,最難能可貴的是,用他的理解將易經哲學化了,成為五經之首,在孔子的理解中,說了句:「不佔而以矣」,後世的荀子也說「知易者不佔,善易者不卜。」
儒家的這兩位大家,將易和古老的占卜完全分割開了,而後人往往照字照讀,是不是精通易的人就不需要占卜,反之,用占卜的人就是不懂易的,因爾常常以這句話來鄙視占卜之術。
什麼是善易者不卜?這裡舉一些例子和故事來說明,江湖中有一種鐵口直斷,很多人去找他,不用對方說什麼,直接就回答,雖然沒有讓對方起卦,但他仍然用時間起卦,有的以人的動作,坐姿,筆跡,名字,取像起卦。這種仍然叫卜,又如《天龍八部》相信大家都看過,段譽剛出來遊玩那會兒,走到哪,取像什麼卦,代表什麼,又走到哪又取像,什麼卦,這也叫卜。
儒家的不佔而以矣是什麼道理呢?易所揭示的就是一種規律,而既然是一種規律,就能被人所探知和掌握,但是傳統的體現這種規律是用占卜的方法,而孔子認為,只要自小就在言行思維習性上加以正確的引導,就能身體力行的掌握易的規律,理解了,掌握了,就不會立於危牆之下,就會擇木而棲,就會坦蕩蕩,在時運不濟的時候就會韜光養晦,在時運旺盛的時候就會當仁不讓。這個理論是不是很熟?對的,就是君子之道,一個連孔子自身都未必完全達到的境界,只是這種君子的方向,要求,的確對人生的正確方向和價值有著指導的作用。所以那些自小連三字經,弟子規,都沒去讀幾遍的人,對自己的言行從來都不知道如何去約束的人,居然還妄言善易者不卜?這不但是荒唐可笑的,還侮辱了易。
這裡舉個實例,歷史上發生的真實事件,臥薪嘗膽故事大家都知道,但卻不知道這和孔子的學生子貢有關,子貢當時在魯國做官,當齊國伐魯之時,探聽到主張伐魯的齊國宰相田常不過是想藉機除去異己,於是子貢找到田常,大說魯國城小將差君王失德,你田常派異已去打魯國恐怕異已還沒除去,魯國就打下來了,你田常的算盤不是落空了麼,田常一想也對,子貢趁機又說,要想趁機除去異己你應該去打實力更強的吳國才行,但田常說,部署計畫都到位了,突然去改變恐怕惹人非議,子貢又說,那這樣,如果說吳國來救魯國那麼齊國不就有打吳國的藉口了麼,我有辦法讓吳國救魯國,田常聞言大喜,第二天就委派子貢去吳國出使,子貢早知吳王夫差有稱霸之心,就對其說,你夫差想稱霸,光能打還不行,先要立威望,現下齊國持強凌弱,吳國正好以此名義救魯戰齊,又能有名望,又能直接和霸主一戰,夫差一直都有此打算,子貢一說眼見立成,但是夫差又忌憚一人,這個人就是剛被滅的越王勾踐,夫差說如果我出去打齊,勾踐反了怎麼辦?子貢說那好辦,你把勾踐和其軍隊帶上一起打就行了,這件事我直接找勾踐去說,夫差很滿意的同意了。
勾踐那個時候聽說子貢要來,簡直就像見到救命稻草一般,子貢向勾踐分析了局勢,就說你現在就要把人馬都交給夫差,讓他沒了戒心堅定打齊國,還要表忠心還要裝可憐,讓他覺得你已經不構成問題了,如果夫差這場敗了,你可以趁機奪回國家,如果夫差勝了,好大喜功的他必然去打晉國,到時我去晉國說合你們聯合夾擊夫差,吳軍必敗,勾踐當然言聽計從。
而夫差聽說勾踐帶著人馬一道打齊,非常高興,就說讓勾踐去打頭陣,子貢這個時候出來說,你都得到人家的人馬了,你還讓越國國君去送死,就是不義了,傳出去有損威名,你只需要他的人馬就可以了,夫差一想也對,於是放了勾踐一馬,自己打齊去了。
這個時候勾踐自然臥薪嘗膽,子貢則馬不停蹄去了晉國,對晉王說,夫差現在打齊,輸了的話越國就要作亂,如果勝了就要來打你晉國了,你要作好準備哦,晉王嚇得不敢不聽,果然夫差戰敗齊國收了齊國七軍之力,轉向攻晉,但晉國因事先作好準備大敗吳軍,勾踐又趁機起兵,殺了夫差。
子貢一出,亂齊,破吳,霸越,強晉,吁魯,不費一兵一卒。這並不僅僅是善說,也不僅僅是謀略,他走的第一步其實都步步凶險和危機,但他都沒有占卜過,但是利用了局勢的規律變化,自然不需要占卜了。
占卜和善易者不卜,到底是什麼區別?比方說,善易者不卜,好比精於心算,從小就訓練自己過目不忘,訓練自己的心算能力,十幾年訓練之後,隨便掃一眼某個地方,數字就在心裏算出來了,而占卜就好像一個算式和方程式,沒有那麼強的心算能力,那麼就用筆和紙,列個方程,演算一下。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