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銀行」出路何在

3月20日,曾經的明星企業、最高市值超過300億人民幣的「無錫尚德」被當地法院裁定破產重整,再次打破國內債券市場「零風險」的神 話;27日,銀監會發布《關於規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引發次日A股市場銀行股全面暴跌,當日銀行板塊蒸發市值1554.85億。

這兩個事件或將對中國的「影子銀行」系統造成一系列連鎖反應。一方面是監管收緊、一方面是兌付高峰,「影子銀行」在中國到底命運會如何?影子銀行,顧名思義,不是銀行又提供類似銀行的服務。中國的典當業在兩三千年前就已出現,但從環境上看,中國的影子銀行最近才引起關注。

2010以後國家銀根收緊,為影子銀行規模的迅速擴張提供最適宜的土壤。2012年,我國信託資產總規模7.47萬億,信託行業成功超過保險行業,成為僅次於銀行的第二大金融行業。

另一個數據,2102年全國理財產品和信託產品的總規模超過接近15萬億,儘管與同期銀行總資產規模127萬億、貸款餘額68萬億相比,依然是「小規模」,但考慮到其發展時間,數字還是頗為驚人的。

影子銀行的「瘋長」,根源在於「有需求」。一方面,銀根緊縮,重點調控行業難以從銀行渠道得到融資,影子銀行可解燃眉之急、且資金成本大大低於民間借貸,手 續簡便,時間成本則遠低於發債和上市,自然大行其道;另一方面,中國家庭收入和物價水平的加速提高帶來了空前的理財需求,要理財就要有理財產品、就要有理 財平臺。

一邊是大批企業渴望銀行外的相對規範、成本適中的融資通道,一邊是大批的投資人努力尋求高於銀行存款利息、風險可控的投資產品,這樣的情況下,影子銀行以每年50%以上的增長速度甚至顯得過於「謹慎」了。

事實上,2013年,國內信託、理財產品將迎來兌付高峰。而安信信託昆山案、華夏銀行嘉定案等凸顯了國內的影子銀行系統存在的巨大風險。

新 任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曾表署名文章,直指影子銀行的「資金池」理財產品本質上就是「龐氏騙局」,一旦風險累積到超出市場承受能力,「擊鼓傳花」的遊戲 就會結束,風險會集中釋放。結合27日的銀監會8號文中要求的「商業銀行應實現每個理財產品與所投資資產 (標的物)的對應,做到每個產品單獨管理、建賬和核算」,無疑,銀行「資金池」類項目將首當其衝得到清理,這是一個信號嗎?接下來,信託的「資金池」類項 目呢?券商的資產管理業務呢?各類私募基金呢?

坦白講,在中國的影子銀行系統發展之初,相關的政策監管還是相對先進和及時的,比如從一開始就設定了「合格投資人」門檻;相比於歐美各國於金融危機爆發後才考慮將影子銀行納入監管並出臺一系列註冊、登記以及信息披露規定,我國的監管機關和相應政策都是高效率的。

但是,中國影子銀行系統的風險並不比歐美國家小,原因之一在於參與主體,發達國家「影子銀行」參與者通常是對沖基金、風險投資以及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而在中國,「影子銀行」通常透過理財產品、信託產品以及其他非銀行融資方式把參與者擴大到普通家庭,兩者相比較,後者少了關鍵的緩衝層次,缺少風險釋放、隔離、 以及專業團隊對於風險的規避,最後一點尤為重要;第二個原因,在於投資人對於風險的認知能力,中國投資者並對相對複雜金融產品並不熟悉。風險的釋放具 有蔓延性和恐慌性,毫無疑問,在一個投資者欠成熟的環境中,影子銀行所蘊含的風險將更具破壞力,甚至會波及到銀行乃至於實體經濟。

簡而言之,「專業性」欠缺是目前我國「影子銀行」存在的最大問題。它們所設計的產品往往採用複雜的結構和風控系統,部分產品還涉及金融槓桿工具,但它們往往不會把這類產品的詳細結構披露給客戶而只是簡化為期限、預期收益率等指標。

即使披露,因為沒有專業顧問進行風險解釋,普通客戶也未必看得懂。而如歐美國家以對沖基金、風險投資基金參與影子銀行的模式,增加了一層專業機構的篩選和緩衝。

雖然存在很多潛在風險,如前文所述其市場需求依然旺盛,影子銀行必然會持續地在中國的金融體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地作用。監管可以把影子從陽光下消除,野草卻無法燒盡。

將其納入正常的金融監管體系,讓其發揮作用,又將其風險控制在合理範圍之內,是全球大勢所趨。中國的優勢是監管體系效率高,影子銀行發展時間短,便於梳理;劣勢是市場成熟度不夠,投資者沒有經歷過真正的金融危機,對風險認識不足,專業機構規範性還談不上,更難奢求專業性。

2013年開始,中國的影子銀行也許會進入被嚴厲監管的通道,希望投資者不必付出1998年、2008年兩次金融危機中血本無歸而到銀行門前靜坐的投資者那樣的代價,在成長的過程中,多一些專業顧問、少一些銷售冠軍;多一些百年老店、少一些曇花一現;多一些風險揭示、少一些「保本保息」。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劉潤彤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