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幾代人的隱痛:中國為朝鮮付出慘重代價

 2013-02-28 13:2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6
    小字

朝鮮戰爭,陸續參戰的300萬中國大陸軍人中,有近20萬人傷殘。作為普通一兵,可能對於戰爭的進程影響甚微,但是作為一個個體生命,每個人的獨特記憶,並不等同於歷史教科書上那些冷冰冰的數字和刻板的記載。

55年前的2月19日,中國大陸政府與朝鮮政府發表聯合聲明,提出志願軍主動撤出朝鮮的建議。20日,志願軍總部發表聲明予以響應,決定於1958年底以前中國人民志願軍全部撤出朝鮮。朝鮮戰爭交戰從三八線開始,戰爭結束雙方又回到三八線。戰爭中各方取得的任何一點好處都被巨大的代價所吞沒。對捲入戰爭的南北雙方、對中國大陸、對聯合國其它15個成員國,特別是親身參與戰爭的人來說,沒有贏家。戰爭之後,人們聽到的是歷史在風中哭泣。

1950年10月1日,金日成向中國大陸請求派兵援助,斯大林的意向也要中國大陸出兵,並願意向中國大陸提供武器並在費用上由雙方「共同負擔」(最後落實為按「出廠價五折」對華計費)。期間幾番曲折,最終,10月19日晚,志願軍開始渡過鴨綠江。蘇聯為志願軍提供了64個陸軍師,22個空軍師的武器裝備,但是中國大陸為此支付的費用一直到1960年代初才還清。

3年零又1個月的朝鮮戰爭,基本回到了開戰時的三八線位置,可謂平局。

據最新解密的檔案顯示,斯大林曾向中方表示:蘇聯將只派空軍到中國大陸境內駐防,兩個月或兩個半月後也不準備進入朝鮮作戰。這無疑是向中國大陸領導人表明,在發動進攻的問題上,中國軍隊不要指望得到蘇聯空軍的掩護。在中國大陸出兵朝鮮後,蘇聯領導人才改變了過去援華不大慷慨並有懷疑的態度,中國大陸得到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外來經濟援助。

1952年蘇聯同意向中國大陸提供141個大型工程項目,1954年赫魯曉夫訪華時又增加15個項目,形成了後來通稱的「一百五十六項」(最後落實為150項)。全面地看,在接受蘇援時全面照搬蘇聯模式,也給後來中國大陸的長遠發展帶來了一些消極影響。

作為普通一兵,可能對於戰爭的進程影響甚微,但是作為一個個體生命,每個人的獨特記憶,並不等同於歷史教科書上那些冷冰冰的數字和刻板的記載。高唱「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走上朝鮮戰場時,16歲的蔣振娟可能沒有想到,僅僅1年半後,自己就成了精神病人:胡言亂語,亂解小便,反覆把棉被掀起一個角又放下折平。繼而連續數日不眠不休,並且拒絕與任何人交談。3年後,她因精神分裂症久治不癒,轉入康復醫院。年僅19歲的蔣振娟,就此開始她漫長而混沌的餘生。在蔣振娟的隔壁,另一位87歲的志願軍精神病人胡久昌,鼻孔插著氧氣管,頸窩插著營養液管,已經臥床不起。

朝鮮戰爭中陸續參戰的300萬中國大陸軍人裡,有近20萬人傷殘。其中還有為數不多的精神病患者,有普通士兵,也有中高級軍官。特等戰鬥英雄趙桐風就是一位。在張家口沙嶺子療養院裡,他一天到晚只重複一件事,聲稱設計「威力無比」的大炮。間或對著天空大吼,有如衝鋒陷陣。

這些「最可愛的人」,就此早早開始了連過去與現在、生存與死亡都模糊不清的人生後半場。 50年來,他們陸續離世,到現在只剩下蔣振娟和胡久昌兩人,也已處於生理機能整體衰退狀態。

幾乎所有的志願軍老兵都會在回憶中提及,朝鮮戰爭中美軍炮火格外猛烈:敵人「像撒胡椒面一樣扔炮彈。以前扔汽油彈也就一顆兩顆,看準了來這麼一下,那天的汽油彈扔得不斷點。在營指揮所裡看著那個山頭就像一個大火炬。整整一天燒得如同火焰山。」

大多數中國大陸人對抗美援朝戰爭的認識都是從中學教科書中獲得的,比如書中稱,在朝鮮戰爭中,新中國同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進行了3年戰爭,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新中國是在帝國主義勢力把戰火燒到了家門口的情況下,被迫進行「保家衛國」的抗美援朝戰爭。那麼我們看看當年參與戰爭的其他方面的歷史教科書又是如何描述朝鮮戰爭的。

國中學課文題目:朝鮮戰爭是中國大陸的不幸。美國的公立中小學不採用統一編寫的歷史教科書。而《世界歷史》是現今美國最流行的高中歷史教科書之一,一般在一年級教授。關於朝鮮戰爭的章節在本書中被歸入「冷戰在亞洲」目錄。書中談及朝鮮半島雙方時使用的是「北朝鮮」和南朝鮮。書中稱:朝鮮戰爭幫助冷戰擴散到了東亞。1950年6月25日,朝鮮軍隊入侵南方,他們的行動顯然得到了斯大林的允許。杜魯門政府立刻命令美國海軍和空軍支援韓國,聯合國安理會還通過決議要求會員國聯合抵制侵略(由於聯合國拒絕將中國席位給予北京的新政府,蘇聯為示抗議沒有出席這次會議)。到9月份的時候,在美國麥克阿瑟將軍率領下,聯合國部隊越過三八線向北挺進,目的是統一朝鮮半島。

對很多美國人來說,中國大陸干預朝鮮戰爭是想在亞洲推行共產主義的明顯證據,最新資料也顯示,毛澤東當時認為亞洲正在興起一股革命。但事實上,中國大陸參戰的原因可能很大程度上是擔心敵對的美國在其前沿駐軍,並可能越過邊境發動攻擊。麥克阿瑟當時還公開鼓吹轟炸中國大陸東北地區,為攻擊共產黨中國大陸做準備,這進一步加劇了中國大陸的擔憂。不管怎樣,朝鮮戰爭的爆發對中國大陸來說實為不幸。更糟糕的是,戰爭強化了西方對「新中國」政府的立場,導致中國大陸有20年的時間被主要資本主義大國孤立。結果,中國大陸無法獲得各種形式的經濟和技術援助,不得不完全依賴於蘇聯。

朝鮮教科書:人民軍隊猛烈反攻 美帝國主義極度慌張。在美國軍事顧問團團長羅伯特的指揮下,美帝國主義和南朝鮮傀儡軍隊於1948年鎮壓了濟州島人民的反抗鬥爭,屠殺了7萬多人,相當於全島人口的四分之一。全島400多個村莊中的295個村莊被燒為灰燼。1950年6月25日美帝國主義把南朝鮮傀儡政權投入戰爭之後,6月26日全線出動了美國海軍陸戰隊,6月27日按照美國總統杜魯門的命令,開始全面出動美國海軍和空軍部隊。此後,在我人民軍隊的猛烈反攻下,極度慌張的美帝國主義於6月30日開始出動了美國陸軍部隊。他們調動了本國陸軍部隊的三分之一、空軍部隊的五分之一和太平洋艦隊的大部分兵力前往朝鮮全線戰場。美帝國主義在前線戰場上未能得逞的侵略野心,試圖通過談判來實現,於是展開了寡廉鮮恥的軍事外交策略。1951年6月向我方提出停戰談判的請求,企圖通過談判來達成他們狼子野心般的侵略目的,實現所謂的「榮耀之戰」。談判一破裂,美帝國主義立即用原子彈進行威脅,併發動最後的、大規模的瘋狂進攻。他們宣揚「行動重於交涉」,一方面發動新的攻勢,一方面利用間諜集團,陰謀分裂和顛覆我黨和政府。然而,美帝國主義和南朝鮮傀儡政權的所有惡毒的居心和計畫均被我們毫不手軟地粉碎了。

韓國《國史》:朝鮮挑起戰爭,同族相殘的悲劇。韓國中學歷史教科書《國史》中,在《大韓民國的建立》這一章裡,用一個小節(共3頁)介紹了朝鮮戰爭的原因和影響,原文稱:1946年2月,金日成成為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委員長,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通過頒布土地改革法令、重要產業國有化法令等,強化了共產主義體制的基礎,並在1948年9月建立了朝鮮共產政權。

6-25戰爭打響後,年紀尚輕的學生們也為守護自由而投筆從戎,與韓國軍隊一起勇敢戰鬥,很多青年為支持軍隊,而站到了最前線。隨著朝鮮共產軍的入侵,聯合國安理會也緊急召開會議,將朝鮮確定為侵略者,並要求其撤出,與此同時,聯合國還達成了向韓國派兵的決議。韓國軍隊與聯合國軍一直進軍到鴨綠江畔,眼看統一就在眼前,但由於中國軍隊的介入,不得不進行撤退。在戰爭處於攻防狀態的同時,停戰會談開始召開,並最終達成了停戰協議(1953.7)。

朝鮮挑起的6-25戰爭是對自由與和平的挑戰,也是同族相殘的悲劇,無數人民在此次戰爭中失去了生命和財產。此次戰爭中,韓國共有多達150萬的死傷者,並產生了無數戰爭孤兒和離散家屬。其結果就是,和平統一無法實現,雙方長期處於對峙狀態,民族悲劇持續至今。

俄羅斯《外國最新歷史》:南北都鎮壓反對派並準備武力奪取整個半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朝鮮分裂為兩個佔領區:蘇聯和美國佔領區。根據國際條約,在外國軍隊撤出後應舉行全國大選。在撤軍前,蘇聯在北方扶植了自己的金日成獨裁政權,而美國在南方扶植了自己的李承晚政權。兩個政權都鎮壓反對派,並開始準備武力奪取整個半島。1950年6月,北朝鮮軍隊侵入南方,並宣布他們是為了反擊李承晚軍隊的攻擊。聯合國的多數成員國視北朝鮮的進攻為侵略。聯合國安理會決定動用武力對付侵略者。蘇聯沒有對這一決定投反對票,蘇聯代表因對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表示抗議而缺席該會議。1950年10月,美軍先頭部隊抵近朝鮮北部邊境。美軍幾乎控制了全國。斯大林和毛澤東不能接受共產黨勢力失敗的結果。中國大陸宣布派遣志願軍入朝。實際上,進入該國的是上百萬的中國大陸軍隊,他們將美國人趕回到三八分界線。1951年至1953年,漢城和平壤之間進行了血腥的陣地戰。任何一方都無法突破前線,數十萬人死亡。美國空軍殘忍地轟炸北朝鮮,甚至中國大陸。為反擊這種攻擊,蘇聯飛行員秘密參戰。1953年7月,簽署停戰協議。

朝鮮戰爭是一個代價高昂的「零」。在當代戰爭史上,朝鮮戰爭打了3年多,規模僅次於兩次世界大戰。由雙方內戰到多方捲入,最後形成東西兩大陣營對壘,傷亡上百萬。從地理態勢的結果上說,這場戰爭是沒有意義的:雙方交戰從三八線開始,戰爭結束雙方又回到三八線。它對後世的啟迪才是巨大的,它明白無誤地告訴世界政治家們一個簡單的道理:戰爭並不是解決政治問題的首選。

不過,一個似乎無需論證的觀點是:美國利用二戰確立了在全世界的霸主地位。這個觀點並非沒有道理:二戰中美國在歐亞兩個戰場上都成為主力,而且即使在以蘇聯為主力的歐洲東部戰線,斯大林也稱如果沒有美國的大力援助,戰勝德國法西斯是不能想像的。至於太平洋戰場,美國獨力消滅了日本的海空軍,並殲滅了日本陸軍主力。戰後日本厚生省援護局統計的數字,日本軍人死於與美軍作戰的有1587814人;如果加上在中國大陸戰場被美國空軍擊斃以及印緬戰場被中美聯軍擊斃,這個數字約為188.8萬人;分別佔二戰中日本軍人陣亡總數239.2萬人的66.38%和78.9%。上述數字還不包括非軍事人員。

儘管如此,二戰結束後美國並未獲得、也未曾企圖獲得世界霸權。一個主要的原因是羅斯福提議、斯大林贊同的「四大警察」共同維護戰後世界和平的政策;另一個原因在於美國國內回歸孤立主義的勢頭上升。美國人民普遍認為勝利後美國應該管好自己的事情,照顧西半球的和平就已經足夠,對於歐洲以及世界其它地方,應該讓那裡的人民自己去打理。雖然有繼續推行理想主義的意見在爭辯,但左右不了美國的主流意識。

這樣的「外交」使鄰國對中國大陸無不敬而遠之,繼美泰兩國於1950年10月簽訂軍事協定之後,11月20日印度軍隊趁機佔領麥克馬洪線以南的中國大陸領土。1951年8月30日,菲律賓同美國簽訂《美菲聯防條約》。9月1日,日、美、澳、新簽訂《太平洋安全條約》。9月8日,舊金山和會通過《對日和約》、日美簽訂《美、日安全條約》。1953年9月,美臺簽訂《軍事協調諒解協定》。10月1日,美韓簽訂《美韓共同防禦條約》。1954年9月,美、英、法、泰、菲、澳、紐西蘭、巴基斯坦在馬尼拉簽訂《東南亞集體防禦條約》。1955年1月11日,美國、巴基斯坦簽訂《美巴防禦援助協定》。5月15日,柬埔寨同美國簽訂《軍事援助防禦協定》。這些條約明顯都是針對紅色中國的。

1950年7月20日,美國取消了所有已經核准往中國大陸物資的特種許可證,並禁止一切出口管制物資進入中國大陸,對中國大陸實行全面戰略禁運。1951年5月18日,聯合國通過了對中國大陸和朝鮮實行禁運和經濟封鎖的決議。10月27日,巴黎禁運機構中增設了專門控制和監督對中國大陸實行禁運的中國大陸委員會。到1953年3月,對中國大陸實行禁運的國家達45個。

中國大陸「抗美援朝」換來如此包圍及封鎖,是自己找來的更多麻煩;尤有甚者,只因為蘇聯否定了斯大林,紅色中國就同它勢不兩立了。紅色中國「一邊倒」還換得了1963年7月《關於蘇聯幫助蒙古加強南部邊界防務協定》。直至1969年3月中、蘇珍寶島及新疆邊境武裝衝突。其實無論內政外交,意識形態的原則才是第一位的,斯大林主義才是毛澤東至高無尚的理想。國家民族只不過是他實現這個理想的本錢,為了使這個理想在全世界實現,損失一點本錢是無所謂的。朝鮮戰爭從頭到尾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紅色中國宣傳說朝鮮進攻韓國是內戰,美國不應干涉,這是朝鮮的內政問題,可紅色中國煽動東南亞國家武裝奪取政權,並給他們提供軍事援助,是否是干涉內政?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是地地道道的內政,還沒有發生內戰。蘇聯原來不打算出兵,恰恰是紅色中國極力主張蘇聯出兵鎮壓匈牙利人民。毛澤東也說,是他給赫魯曉夫寫信要求,蘇聯才出兵的。紅色中國還指責蘇聯「一度準備採取投降主義政策,企圖把社會主義的匈牙利拋棄給反革命。」這與紅色中國自己在1954年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相符合嗎?!

斯大林把革命輸出到東歐,結果是蘇聯解體了。同樣,紅色中國出動了幾十萬人,花了200億美元(1950—1978年)支撐起來並由中國大陸幫助「解放」了南方的越南,剛剛勝利就與紅色中國反目,大肆迫害和驅趕華僑,除回國的16萬人外,葬身大海的不計其數。越南還宣稱中國大陸的援助是施加壓力、迫使越南改變路線的工具。接著又在南海和邊境挑起領土爭端。更為甚者,1978年夏,越共四屆四中全會竟然確定把「中國作為最直接、最危險的敵人」,是「新的作戰對象」,提出「一切為了打敗中國大陸」的口號。1979年8月還作為國策寫進了憲法(至少美國不曾以中國大陸為頭號敵人,即便朝鮮戰爭進行中,美國也只把紅色中國作為「第二梯隊」來看待,更別說寫進「憲法」了)最終於1979年2月同越南開戰,這場延續十年的邊境戰爭又是我們為支持波爾布特而打的。可連士兵的內褲都是北京供給的波爾布特,曾經拿著紅色中國製造的槍支屠殺了十幾萬柬埔寨的華人!當時以姚文元為團長的中共代表團,卻對雙手沾滿華人鮮血的波爾布特大加讚賞表示祝賀!

「抗美援朝」是毛澤東為斯大林「輸出革命」的效勞行為,博得了斯大林的好感。1960年7月,周恩來說:「他(斯大林)懷疑我們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懷疑我們對於帝國主義不鬥爭,一到抗美援朝,他的看法就改變了。」紅色中國終於踏進了社會主義陣營,斯大林也確實增加了對中國大陸的援助。只是,這張門票似乎太貴了!為了它,使得紅色中國同半個世界對立了20多年。斯大林1950年10月3日電報所稱:出兵將使「美國最後將不僅被迫放棄臺灣,而且還將拒絕與日本反動派單獨締結和約」。

結果正相反,不但美國沒放棄臺灣,反而同臺灣簽了防衛協議,使臺灣問題直拖到現在。加快了同日本締約,並排除中國大陸。蘇聯不理會中國大陸的不滿,跑去參加舊金山和會,雖因利益受損拒絕簽字,但和約依舊通過了。唯一能使毛澤東寬慰的,是蔣介石也被排除在外。日本軍國主義因而逃過了徹底清算,我們至今還要認真對付。日本則趁機在大陸與臺灣之間投機取利,中國大陸還成了半個世界的封鎖對象,加劇了紅色中國的困難。

中國大陸外交形象也受到嚴重損害,周邊國家邊境糾葛不斷,排華事件此起彼伏,最後毛澤東不得不以割地付錢的方式表現天朝大國的風度。1956年12月,周恩來訪巴佔克什米爾,主動提出把坎巨提地區割給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喜出望外,他們從未奢望過!此舉明擺著會得罪印度,天知道毛是怎麼想的!其後又以英國殖民主義者提出的,就連蔣介石都拒不承認的1941年邊界線簽訂中緬邊境條約,割讓出了數萬平方公里領土。同樣,尼泊爾、巴基斯坦、阿富汗、朝鮮、外蒙古甚至蘇聯的邊境條約,沒有一個不是以割地付錢的方式簽訂的,以此來挽回一個和平的國際形象。最不可思議的是中印邊界,犧牲了那麼多生命,打了一個漂亮的勝仗,卻白送九萬平方公里西藏給印度,令全世界想不通。1975年5月鄧小平訪問法國時,其總統也就紅色中國領土政策感到十分不可理解。

當蘇聯人民拋棄了斯大林時,毛澤東卻為斯大林問題與蘇聯鬧翻了,紅色中國不得不兩面受敵,付出了如此巨大代價之後,只落得兩袖清風。無奈之下,毛澤東撿來個不倫不類的「三個世界」理論,希望成為一群小朋友、窮國家的頭兒,繼續在世界搞「農村包圍城市」。為了成為斯大林的繼承人,領導世界革命,一會兒「寄希望於美國人民」,一會兒「要古巴不要美國佬」,卡斯特羅轉過身就跟著蘇聯罵中國大陸。一會兒又去支援非洲革命,勒緊褲腰帶,省出錢來為坦尚尼亞和讚比亞兩國修鐵路。毛澤東到處援助非洲國家,人家拿完錢還是跟著西方跑。蒙博托一到中國大陸,毛就給了2億無息貸款,人家轉過身就跟美國套近乎。紅色中國拚命支持納爾遜·德拉,他當上南非總統後繼續親臺,並極不耐煩地說:中國大陸人沒有理由把自己解決不了的兩個政權問題讓別人來選擇一個。

中國大陸人民節衣縮食,毛澤東卻拿寶貴的外匯援助阿爾巴尼亞,從1950年代到1978年共計55億美元,即使是餓殍遍野的困難時期也沒中斷。結果是,阿爾巴尼亞共產黨在1976年的「七大」,指責6000名中國大陸專家「懷有損害阿爾巴尼亞經濟的蓄意圖謀」。即使朝鮮,中國大陸宣布,朝鮮戰爭時期中國大陸援助的全部物資和現金全部無償贈送外,再贈送8億人民幣,結果並未能阻止金日成疏離北京。早在1950年10月,金日成就以「反革命反黨宗派分子」罪名整掉了金雄、金武亭等高級將領;同時以「間諜宗派」的罪名,清洗掉樸憲永、李承燁等南方共產黨;最終把方虎山等中共調撥給他的四野將領全部整掉,把戰爭失敗的罪責都歸於朝共和中共。重用蘇聯派官員,實現金家王朝一統天下。

可見,毛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線是最弱智的外交路線。直到1985年,吳學謙外長在全國人大會上宣布:「貫徹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對國際重大事件,按照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獨立自主地做出判斷,決定對策。」這才算把荒唐的以意識形態定是非的「毛外交」糾正過來。

如果不是那場朝鮮戰爭,後來也不需要費那麼大的力氣和金錢,去同「第三世界」套近乎,爭取早就可以取得的「外交勝利」。毛澤東一直沉浸在斯大林主義的泥坑裡,以列寧、斯大林的「接班人」自居,號稱「馬恩列斯毛」,沾沾自喜於馬克思主義新的里程碑的黃粱美夢中。珍寶島的槍響和林彪的背叛,才使他從內外交困噩夢中驚醒,羞羞答答地搞出來個「乒乓外交」。

「一邊倒」的代價何其沈重!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終於不再有當年那種「浪遏飛舟」和「還看今朝」的豪氣。而以低八度說出了那段著名的血雨腥風中交班的絕唱。以意識形態為原則的外交和內政,都是悲劇。

人民是不需要戰爭的,戰爭從來就是統治者實現慾望的手段。克里姆林宮的教皇挑起了這場討伐異教的聖戰,現代「十字軍」的東征終於被現代文明的《停戰協議》打上了休止符,馬克思的「聖經」也翻過了最熱鬧的章節,逐漸進入尾聲。人類的一切活動中,只有文明進程是無可抗拒的。無論何方神聖,也無論他曾擁有多少信徒,扭曲文明都是不可能得逞的。

来源:作者博客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