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潮帶來的不光是社會財富的外流,更是大量的精英人才的流失。對這一現象,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曾有過這樣的表述——20年後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
最近的一份移民報告上了門戶網的首頁位置,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最近有一個怪現象正在逐漸形成——當外國企業、境外資金削尖了腦袋想要鑽進中國的同時,大批的國內富翁卻在不惜成本的移民。
這份《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2)》顯示:個人資產超過1億元的超高淨值企業主中,有27%已移民,47%正在考慮移民;個人資產超過1000萬元的高淨值人群中,近60%已完成投資移民或有相關考慮。這樣的數據足夠說明,中國正在經歷第三次大規模的「海外移民潮」。
海外移民並非是零成本,對比一下各國針對移民的投資金額要求——紐西蘭需要約270萬人民幣,美國約320萬人民幣,澳大利亞約330萬人民幣,加拿大需約520多萬人民幣,而新加坡則高達約1300多萬人民幣。可見即使是對於千萬富翁來說,部分國家的投資限制也不是個小數目。
然而,高投資費用並沒有擋住中國的移民熱潮。自1949年以來,被公認的移民潮有兩次,上世紀80年代初的出國留學潮,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技術移民潮。中國現在已經成為了世界範圍內最大的移民人口輸出國,超過4500萬華人散落世界各地。這些人選擇移民的原因大多是:方便子女教育、出入境方便、活得更有尊嚴、為未來養老做準備。
真實的藉口可能並非看上去這麼美觀。曾有一份可參考的數據:「十七大期間,代表參閱的一份很保守的資料表明,十五年外逃幹部六萬一千多人。除了一走了之、全家移民的富豪和官員之外,國內還有相當大數量的裸官和裸商。這些人一邊在國內為官或經商,大把撈錢、暗地裡則把老婆孩子送國外。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移民的動機並不那麼單純。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國人的移民更多的是為了將賺來的錢放在一個他們認為更安全的地方。
糾結於移民潮的原因意義不大,我們需要警惕的是移民潮帶來的後果。富裕階層、知識精英、中產階級,這三個群體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現在,這種力量正慢慢從中國社會的肌體中流失,最主要的因素便是移民。
移民潮帶來的不光是社會財富的外流,更是大量的精英人才的流失。對這一現象,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曾有過這樣的表述——20年後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因為中國的有錢人都想移民並帶走他們的財產。這是非常可怕的。
2002年-2011年,共有28萬中國人加入了美國國籍。這還只是美國,如果將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紐西蘭等等國家的移民人數算進來,這個數字必將讓所有人目瞪口呆。
而如果說上述人群移民所帶來的還只是人才和鈔票的流失,那麼國內部分官員因為各種各樣原因而移民造成的將是更為惡劣的影響——在移民之前,必然是對於社會的掠奪和壓榨。
中國需要在加強經濟建設的同時,通過改革來提高權力的透明度和加大對於公權力的制約。然而正是出於將中國建設的更好的需求,我們更需要珍惜精英人群的存在,中國需要切實可行的政策來遏制精英階層的流失。國外也遇到過這樣的類似情況,但他們的解決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比如在加拿大,如果一名公民確定要移居海外,有兩種選擇。第一種是照常納稅,每年填寫稅單並報稅,且不但要填寫、申報在加拿大所擁有的財產和所獲得的收入,也要照樣填寫在海外擁有的財產和收入,如果居住國和加拿大並未簽署「避免雙重徵稅協定」,那麼只好分別向兩國繳納同一份收入和財產的稅款。第二種是申請做加拿大的「非稅務居民」。而這非稅務公民的定義極其苛刻,必須放棄原有工作,且不得擁有不動產,不能在加拿大保留任何需要撫養、贍養的直系親屬、甚至每年在加拿大不能逗留超過183天。
加拿大對於移民人群有著非常嚴苛的條件制約,其中很大一層原因,就是為了避免富人出現賺一票就走的現象。
美國在這方面實施的手段更為直接——徵收退出稅。因為美國是唯一一個針對國籍收稅的國家,且對於富人的稅收比例著實非常高。不少美國富人為了避稅選擇變更國籍。美國針對這一現象,在08年設立了執法規則非常嚴格的退出稅政策,到今年的數年間,美國對外移民人口不過數千人,而2008年至2013年的「退出稅」收入預計則高達2.49億美元。
可以看出,外國對於保護國內的精英人群有著非常「簡單粗暴」的手段。也正是基於這種對於人才的保護,才構建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長達數十年的高新技術壟斷。但就在西方國家倍加重視國內人才流失的同時,中國卻在肆意放任精英階層的流失,僅2010年,美國接納的移民中,華人便佔據了70%的比例。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