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Chinese這個詞,本來的意思是中國(人)的,在近幾年的外媒中卻變成了有著很多潛台詞的「中國式」。今年八月的《紐約時報》上曾刊登過一篇文章,題目為《中國式相親猶如一樁買賣》,作者描述了一個外國人完全無法想像的場景:「一個朋友經人介紹在北京和一個女孩子約會,讓他沒有料到的是,到了咖啡廳後,見到的不僅僅是這個女孩子,還有她的母親。幾分鐘之內,女孩的母親連珠炮式的向他發問:你賺多少錢?你在哪裡上學?你有房子嗎?」等等。這種中國式相親吸引了很多美國讀者的眼球,一瞬間招來了十幾萬人的圍觀,甚至連美國人都會留言感嘆:長見識了吧,這就是中國特色!
中國特色這個詞,好像是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之後才出現的詞彙。所謂特色者,既不同於普通,也不同於以往,可能也不同於以後。所以但凡能冠上特色的,便成了有理沒理、合法不合法卻都可以使用的專利,於是「中國式」現象開始層出不窮。
「中國式開會」的照片裡是一群在黨代會上睡得東倒西歪的權貴;「中國式領導隨從」則是一位不知出處的年輕美眉。「中國式反腐」依靠的是家中失竊、日記丟失、二奶翻臉、或者網路爆料。「中國式對外援助」在五年裡豪砸了近4700多億卻在世界上沒有幾個真正的朋友,自己鄉村的孩子們則凍著身子餓著肚子上不起學沒有社會機制關注中毒死在垃圾箱裡。「中國式養老」則表現在社會養老資源的嚴重不足,養老床位缺口嚴重,養老資金捉襟見肘,從而導致了未富先老、老無所養的局面。「中國式買房」依賴的完全是家庭背景,網上不斷爆出某些「公僕」擁有多套房子閑置,而普通百姓則需要全家幾代一起湊頭款、然後節衣縮食付房貸的現實,還有更多的卻只能望房興嘆。「中國式造城」不顧城市和環境的發展和規劃,熱衷上項目、蓋樓、修路,像畫大餅一樣地盲目擴張城市規模。還有「中國式拆遷」、「中國式高考」 、「中國式治理」、「中國式醫患關係」、「中國式產業升級」、 「中國式貧富差距」、 「中國式選秀」、「中國式交通事故」、「中國式奧運」等隨你想像。
(中國式援助:一片爭議聲中的捐獻校車給馬其頓)
(中國式貧富差距:擁有22套房的公務員「房叔」和喪身垃圾箱的畢節兒童)
(中國式民工:蝸居廣州公廁九年就是為了孩子能在這裡上學將來會有出息)
上行下效,到了普通百姓這裡,「中國式」也有了自己的中國特色。「中國式過馬路」是不管紅燈綠燈湊夠了人就走;「中國式接孩子」則體現了獨生子女家長對現在社會治安的深深擔憂;「中國式民工」背井離鄉一年忙到頭掙不到多少錢還得辛苦討薪;「中國式喜劇」裡有類似趙本山之類的喜劇笑星拿弱勢人群取笑的無聊;「中國式一脫到底」為了促銷、為了生計、為了炒作,或破罐破摔,或樂在其中,或迫於無奈,或自顧瘋癲,於是全身赤裸。當然還有「中國式離婚」、「中國式捐精」、「中國式自殺」等。
在外媒的版面裡,「中國式」已經成了一個時髦的句式,每當對中國某一類現象和問題不能作出精確概括的時候,只要冠以「中國式」就一定會吸引眼球,因為這代表著落後和負面,代表著腐敗和錢權交易,代表著法治的不健全等種種社會弊端。而在「中國式改革開放」 以來僅僅三十幾年的光景裡,我們就創造出了很多令世界矚目的「中國特色」。
而更讓我不能理喻的是,面對網路爆出層出不窮的「中國式」,網監們會毫不猶豫地來個「中國式封殺」,更有一些喜歡佔據「中國式道德制高點」的人會說:咱小老百姓吃飽了撐的管什麼國家大事?!較多的則是見怪不怪好心地給我扔來一個「中國式勸說」:這就是中國特色,你已經不在中國了,管它幹嗎?我當然可以視而不見,什麼也不說,讓某些有權有勢的人繼續享受金錢美女、洋房汽車、海外護照、子女出國、有警察保鏢、有軍隊站崗、有特供、有保姆伺候等的「中國式特權」日子,而讓普通百姓繼續在「外國人父母」的領導之下。
可,這還是你要的中國嗎?
我的揭短,不過是希望中國愈來愈好罷了。而我真正希望的則是:未來有一天「中國式」代表的不再是負面和落後,而是先進國家魅力的代名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