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服務中斷凸顯在華營商風險(圖)

谷歌公司(Google Inc.)的網路搜索和電子郵件服務上週末在中國境內頻頻中斷,凸顯了因北京試圖控制流入中國的信息而引發的不確定性,以及這一行為對中國政府試圖吸引全球企業的努力所構成的威脅。

據使用谷歌多項服務的中國用戶反映,從上週五晚上開始就無法正常使用這些服務。包括谷歌搜索引擎、電子郵件服務Gmail和手機應用程序商店Google Play在內的很多服務都無法使用。總部位於加州山景鎮(Mountain View, Calif.)的谷歌公司說,其自己的統計數據顯示來自中國的流量急劇下降,並說看上去問題並不是發生在其設備內部。

部分服務在上週六得以恢復,但中國國內部分用戶說,在上週末期間谷歌的產品使用起來並不穩定,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中斷。

導致服務中斷的原因還不能確定。負責監管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沒有回覆記者週日書面提出的一系列問題。

網際網路專家認為可能是中國的網際網路審查造成了上述現象。在上週四在北京開幕的中共十八大召開前,中國加大了網際網路審查力度。十八大預計將於本週四閉幕,屆時中共新一屆領導集體預計將會亮相。因此在中國政府看來,這段時期非常敏感。

諮詢公司Wolf Group Asia的創始人沃爾夫(David Wolf)說,中國現在似乎是在限制民眾訪問網路。他說,由於中共十八大的召開和中共前高官薄熙來的倒臺,近來外媒撰寫了有關中國腐敗和財富的一系列文章。這是中共主要擔心的問題,因為民眾不是通過谷歌就是通過其提供的服務獲取新聞。

中國政府經常因為敏感話題和事件收緊網際網路控制。但近幾週來很多用戶反映,在十八大召開前網際網路服務中斷的程度惡化到意想不到的程度。在最近一次採訪中,CloudFlare Inc.的首席執行長(CEO)普林斯(Matthew Prince)說,該公司的工程師和客戶反映,自8月末以來在中國訪問境外網站的難度越來越大。CloudFlare是一家為網站提供網路性能評估和安全服務的公司。

就在今年《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和彭博新聞(Bloomberg News)分別刊登了描寫中國領導人所積累財富的文章時,這兩家媒體的網站在中國都無法繼續訪問。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家的律師否認了《紐約時報》的報導。該報導說,20年來溫家積累了27億美元的財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說,該報導抹黑中國,別有用心。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的家人一直未就《彭博新聞》詳細描述習家所積累財富的報導公開置評。外界普遍預計習近平將接替胡錦濤擔任國家主席和中共中央總書記。上述兩篇報導均未指責兩位領導人有任何不當行為。

經驗豐富的中國用戶可以使用虛擬專用網路(VPN)繞開有時被稱為「防火長城」的網際網路屏蔽系統。不過,Witopia等一些VPN運營商近幾週也表示遭到了屏蔽。

儘管谷歌2010年宣布不再繼續審查其在中國內地的搜索結果並將把搜索業務移至不受北京審查制度限制的香港,但谷歌在內地的業務仍普遍可以使用。不過,谷歌的服務可能不穩定,有時無法立即做出響應。專家們將這些問題歸因於北京的審查措施。谷歌目前在內地搜索市場所佔的份額不多,百度(Baidu Inc.)在內地搜索市場中佔主導地位。

Wolf Group Asia的沃爾夫說,假如北京長期完全屏蔽谷歌的服務,北京有遭到強烈反對的危險。很多公司用戶依靠Gmail和谷歌的其他服務,而屏蔽可能使中國對企業的吸引力降低。此外,對於依靠雲服務的企業來說,網路中斷越來越不得人心。雲服務是由谷歌和其他公司提供的一種服務,可以對數據進行遠程存儲。

沃爾夫說,如果中國在中長期內堅持在中國雲服務和世界其他地方的雲服務之間再建立一道防火長城,那麼中國對開展業務來說將是一個越來越不可靠的地方。

這樣一種舉動還可能使北京違背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做出的自由貿易承諾。中國一直說自己遵守世界貿易組織的要求。

本文留言

作者CARLOS TEJADA / PAUL MOZUR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