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難易與教育成敗是兩碼事
2011年畢業的大學生,仍有近57萬人失業,10多萬人選擇「啃老」。這是《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給出的數據。這個報告早在5個月前就已發布,失業和「啃老」的人數,也早已傳播過一回。但近日這兩個數據再次大熱倒灶。這既可以表明新聞有著易碎和易忘的屬性,也可以表明大學生就業話題是何其引人注目。
數據向來可以有兩種引用的方式。例如對這個大學生就業報告,引用畢業半年後仍有9.3%的人失業,按比例推算近57萬人,另有2.1%放棄了繼續求職和求學,推算其人數超過10萬,並將這類情況解讀為「啃老」,會起到相當轟動的效果。
但這個報告的數據也可以有另一種引用方式。例如2011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就業率達到90.2%,高於2010屆的89.6%,而且2009-2011屆大學畢業生失業率連續呈現了下降趨勢。工作一年的畢業生中,對工作表示滿意的人,比例也上升了5個百分點。這樣的數據,看起來就會令人樂觀得多。
如果還參考一下往年報告,2011屆畢業生的總體就業率已經比國際金融危機前的2007年高出2.7%,大學生就業狀況簡直就可以拿來作為衰退期裡的亮點了。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稱2011屆大學畢業生人數為608.2萬人,而教育部發布的數據是660萬人,兩者相差甚大。若以教育部數據計算,畢業半年仍然失業的人數就不是近57萬,而是超過61萬,絕對數增加不少。
當然,不管絕對數多少,大學生畢業半年後的失業率達到9.3%,都是很不樂觀的數字。且引剛剛發布的美國失業率預計將要上升,並影響總統選情的報導為例。報導說,市場普遍預計,美國10月份的失業率可能從9月的7.8%升到7.9%。這樣的失業率,已可用以證明「美國就業市場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持續低迷」。中國大學畢業生9.3%的失業率,難道還不足以令人鬱悶?
就業市場難以一言盡述。每年有數十萬大學畢業生加入失業大軍,很多人以之為高等教育失敗的證明。然而,我想,這兩者其實沒有直接關係。就業市場能提供多少適合大學畢業生的崗位,才是畢業生就業的決定因素,而非畢業生受到了何種質量的教育。這就像很多地方的企業面臨用工荒,高中或初中畢業的打工仔供不應求,有的地方甚至給官員下任務,不完成招工數就得去頂班,這並不表明中國的初等或中等教育獲得了成功。
大學畢業仍失業,不能簡單地看作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或者大學畢業生素質達不到用人單位的要求。固然,如果大學畢業生足夠優秀,是可以找到工作的,但即使按照理想情況,每個大學生都優秀起來,在同樣的就業市場上,仍然會有數十萬人不能獲得工作,這取決於就業市場提供的適合大學畢業生的崗位總數。
失業率是就業市場決定,代表就業景氣程度,由適合大學生的崗位數量與大學畢業生的供應數量耦合而成。這就像高考,本質上受制於錄取的比例,而非能否考到更高分。如果所有人都用補習提高分數,總體上分數都提高了,但錄取的範圍不會擴大;如果所有人都不去補習,錄取的機會也不會減少。
就業市場是有層次的。市場供應的崗位本身有不同教育水平的要求,求職者個人也有其崗位期望,最低希望值當然會受就業現實的影響,但仍然有難以越過的底線。所謂放棄求職的「啃老」現象,絕大多數恐怕只是暫時不去求職而已。流水線可以吸收大量的中學畢業生,但很少成為大學畢業生的選擇,這大概是無論怎樣「轉變擇業觀念」都無法改變的事實。用工荒或者「職校生就業俏」,只能說明崗位層次的存在,而不足以反襯大學畢業生的低能或大學教育的失敗。
我並不認為中國的高等教育獲得了成功,而是認為高等教育是否成功不是可以通過畢業生有多高的失業率來判斷。成功的教育也好,失敗的教育也好,都是可以向就業市場輸送人員的。現在是經濟景氣不足,就業市場低迷,即使轉天經濟景氣轉好,就業市場活躍,我也不認為教育獲得了成功,因為那只是輸送了高等級的勞工而已,而高等教育原本應輸出有正當價值、人文情懷、科學精神和知識素養的人。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