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冷處理東京會議

 2012-10-12 23:3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兩名中國高層官員將不會出席本週在東京舉行的世界金融會議,這一不加掩飾的拒斥之舉是為了表示中國不滿日本對兩國島嶼主權爭端的處理方式。

本週三,日本官方確認中方已經在最後一刻做出上述決定,同時,據日本的一家通訊社報導,日本政府可能會首次正式承認中國也對東海海域這些無人居住的島嶼(日本稱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提出了主權要求,試圖以此緩和兩國之間的僵持局面。

中國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將不會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年度會議。中國的這一決定是一個最新的信號,表明高度不穩定的領土爭端正在對中日之間極其廣泛的經濟聯繫造成損害。中國和日本分別是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

上個月,日本政府從身為日本公民的島主手中購買了五座島嶼當中的三座,兩國之間的緊張氣氛由此逐漸加劇。購島之舉引發了中國各地激烈的遊行示威活動,抗議者攻擊日本企業,甚至還攻擊日本品牌的汽車及其車主。

對日本而言,目前局勢的風險尤其高。長期停滯的日本經濟越來越依賴中國,因為中國既是日本的生產基地,又是日本商品的高增長市場。由於中國消費者對日本產品的抵制,週三,日本汽車製造商報告稱,日本車在中國的銷售量出現大幅度下滑。之後,日本的主要股指下跌了2%。

日本官員稱,他們原本預計中國財政部長謝旭人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將會出席此次東京會議,與會者還將包括來自180個國家的財政領袖。他們說,本週早些時候,中方突然告知他們,中國代表團將由兩名級別較低的官員領銜,一名是央行副行長,另一名是財政部副部長。

官員還說,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等中國四大國有銀行的高管都會缺席此次東京會議。

他們表示自己不清楚中國官員為何取消參會行程,同時拒絕就該決定是否與島嶼爭端有關發表意見。不過,日本外相玄葉光一郎(Koichiro Gemba)表示,這個決定「非常令人失望」。

玄葉光一郎告訴記者,「我並不認為,中國會由此獲益,想想吧,國際社會將會如何解讀這種行為。」

日本的政治分析人士稱,中國之所以更改既定安排,目的是利用其日益增長的經濟影響力來對日本首相野田佳彥(Yoshihiko Noda)施壓,迫使後者做出讓步。他們說,從兩年前開始,中國就逐漸表現出了利用經濟施壓的意願,當時,中國停止向日本出口稀土,迫使日本釋放了在釣魚島附近拘留的中國漁船船長。稀土是日本電子工業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為了操控日本,中國正在把領土爭端和財政事宜聯繫起來,」位於京都的同志社大學(Doshisha University)國際關係教授村田晃嗣(Koji Murata)說。「中國所傳達的信息就是,它已經做好準備,要利用自己在國際經濟舞台上的影響力來向日本施壓。」

中國還通過另外一種方式向日本施壓,從上月開始,他們幾乎每天都派未攜帶武器裝備的海監船到爭議島嶼附近的海域巡邏。日本的反應則是派出幾十艘海上警衛艦艇,到這些位於沖繩和中國之間的島嶼周圍巡邏。

這些島嶼比礁石大不了多少,不過,島嶼周圍的海床據信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在中國,恢復島嶼主權成為了廣受擁護的愛國訴求,中方認為,日本通過野蠻的帝國主義擴張非法掠奪了這些島嶼,那次擴張過程還驅使它在20世紀30年代入侵中國。

日本在上個月宣布購買島嶼,目的是阻止推行民族主義的東京都知事購買島嶼,以便緩和緊張局勢。中國卻認為,日本的舉動是為了加強對島嶼的控制。

週三,日本共同社(Kyodo News Agency)報導稱,日本政府可能會改變官方拒絕承認存在領土爭議的態度,中國官員長期以來對這個立場感到非常惱火。這篇報導或許是一個信號,說明日本可能很快就會採取緩解局勢的措施。報導稱,日本一方面會堅持否認存在爭議,一方面也會做出微小讓步,承認中國也提出了主權要求。在此之前,日本政府一直拒絕承認這一點。

週三,在北京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當被問及日本媒體的報導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暗示,中國在一定程度上有意談判。

他說,「日方必須正視現實、承認爭議、糾正錯誤、回到談判解決問題的道路上來。」

来源:紐約時報中文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