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利令智昏
黑龍江省氣象局以自己的昏聵證明他們對審批式尋租的強烈興趣。在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破除壟斷、吸納民資的大背景下,黑龍江省氣象局發出了尖銳的噪音。
面對如潮的質疑,黑龍江省氣象局試圖以法律法則規章證明自己的清白,可惜,接受記者採訪的黑龍江省氣象局辦公室副主任馬緒清不僅沒能澄清質疑,反而證明了邏輯混亂,強詞奪理以及對於尋租的渴求。
氣候資源屬於國有,所謂氣候資源是可被開發的氣候資源,所有太陽熱能、洋流、風能等都是可以被開發的氣候資源,或者是可待開發的資源。也就是說,將來所有能夠開發利用的與氣候有關的資源,堂而皇之地列入了國有範圍。民資開發風能、太陽能、水能,將來可能全部需要找氣象部門蓋個戳。
以往按照相關法規,礦藏等自然資源屬於國有,文物等社會資源同樣屬於國家所有;現在,自然資源的範圍無限度擴張,民資喪失了陽光下的立錐之地。要強調的是,自然資源屬國家所有與歸全民所有是兩個概念,前者指所有權,所有權有可能由某個機構代理;後者指特殊的經濟結構形式。國家所有仍然可以通過民資進行市場化運作,土地就是如此。常常出現的情況是,國有企業的產權、收益權表面為全民所有,卻找不到真正的受益人,收益被代理人獲得。所有國有、全民成為維持特權的幌子與藉口。
馬緒清表示,氣候資源「國有化」並非行政審批擴權,並非尋租收費。一般來說,自然資源所有權往往是通過設立使用權的方式來實現的,《黑龍江省氣候資源探測和保護條例》並沒有設立任何使用權,也沒有規定任何收費項目,所以談不上擴權、尋租、收費。《條例》規定氣候資源探測許可不收費,不會增加企業負擔。
這種解釋缺乏最基本的經濟常識,所謂設租與尋租,既可以通過收費方式進行,也可以通過增加企業隱性成本的方式進行,更可以以灰色收入的方式進入尋租者的口袋。總之,租金各不相同,發放租金的途徑不同,但提高企業成本、審批設租的本質不變。
如果某家企業必須進行氣候探測,此時必須得到氣象部門的許可,氣象部門可以冠冕堂皇地表示,審批不收費。但審批本身提供了收租的可能性,氣象部門不收費,不等於工作人員不收費,不等於工作人員將高效審批。當工作人員以低效的審批增加企業成本時,企業不得不乖乖交出租金,審批本身就是尋租的一種,與審批收不收費無關。除非我們肯定黑龍江省氣象局所有的工作人員全都是「活雷鋒」。顯然,這樣的假設是可笑的。
至於企業探測氣候資源為什麼必須經過氣象部門審批,馬緒清的解釋是,目前黑龍江省正處於新能源大發展階段,氣候資源探測比較混亂,企業跑馬佔荒,自主進行探測,儀器、技術標準都不統一,測得數據不具有科學性和可比性,影響了氣候資源的科學探測和有序開發利用;另外一些具有外資背景的企業,也在實際掌握具有戰略意義的涉密氣象資料,對國家利益形成潛在威脅。
如果氣象部門可以提供完備準確、不與常識背離的公益氣象數據,如果各企業所需要的氣象數據都可以由氣象局提供,企業何必興師動眾自行探測,公眾又何必對氣象局一直保持優良的數據狐疑再三,難不成所有質疑者都在威脅國家利益?是否都該禁止甚至入罪?這是怎樣可怕的強盜邏輯?氣候資源探測標準不統一、混亂,難道是探測的企業造成的?氣象部門早幹什麼去了?你們的標準公開、透明,對得起公眾的健康嗎?在全球廣泛的衛星探測技術面前,禁止企業探測是徒勞的,結果是讓信息弱勢群體更加封閉,是典型的愚民。
一如既往,在一個全球罕見的大笑話面前,只有正規或者兼職的新聞發言人,沒有決策者的姓名,沒有官員決策、表決的痕跡可以追蹤,也許有人心裏認可這是個見不得人的笑話,最好與己無關。筆者相信,如果這些決策者離開這些位置,就會恢復正常人的理性態度,但在隱形合力下,常識被扭曲,部門成為替罪羊。
在利益、權力、傲慢面前,為了遮掩無能,為了設租,有人、有部門毫無顧忌。有句話說得好,你可以背著人下流,這是下流,如果當著人面下流還要讓人大聲叫好,那是沒有底線的真下流。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