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我的養老金哪兒去了?——公務員花了!

 2012-06-19 07:4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7
    小字

延遲退休年齡的話題在過去幾年中此起彼伏,每次均遭激烈反對。近日人社部又稱研究彈性延遲退休,為何要延遲退休?退休年齡和養老制度誰的問題更大?

訪談嘉賓

鄭秉文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主張對目前的養老保險制度進行大幅度改革,以應對未來的養老金危機。

1、延遲退休為了什麼?

鄭秉文:目的毫無疑問只有一個,就是提高養老金的支付能力,因為退休年齡太低,威脅到制度長期的財務可持續性和支付能力。提高退休年齡不是解決現在的問題,而是長期的制度問題。長期來看,這個養老制度是絕對不可持續的。一切參數假定都不變,我們的制度在若干年內陷入財務風險是毋庸置疑的,因為諸多的制度參數設計是不科學的,其中一個就是退休年齡。

2、為何影響重大?

鄭秉文:在養老保險現收現付制的情況下,提高法定退休年齡確實是一個非常大的事情。等於直接涉及全社會所有人的利益,因為所有人都會變老。退休年齡低了高了,對人生的安排和計畫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設想一個人60歲退休和65歲退休,家庭的預算安排、所有的家庭生活安排都會發生巨大變化,所以對每個人的影響都非常大,尤其在歐洲福利國家,他們已經習慣了那種逍遙的日子,所以遭到了激烈反對,這是非常自然的。

3、彈性退休能達目的嗎?

鄭秉文:不可能。在法定退休年齡這麼低的情況下,最佳方案不是彈性退休,而是提高法定退休年齡。

我們現在退休年齡太低了,男女性退休年齡和世界發達國家平均比大約低10歲左右,如果提高10歲的話,需要勻到很多年裡,這是一個很長的時間表。在這個時間表前又加上這個預備期,勢必將時間表拉得更長。

如果推行彈性延遲退休,政府經過測算了嗎?在經過如此長的提高退休年齡的進程中,社保制度支付能力有問題嗎?啥時能爆發?如果沒有測算,為什麼要制定這麼個彈性退休「預備期」呢?如果沒有測算,提高年齡幹什麼呢?如果測算了,為什麼不公布,讓大家知道你的制度需要參保人的理解和支持?

社會越發達,壽命越長,長壽風險越大,社保制度受到的挑戰和威脅就越大,就越需要全民的理解和支持,必須達成全社會共識。要達到這個目的,就要跟大家交底,不能猶抱琵琶半遮面,光說應該怎麼幹,不說為什麼這麼幹。

這是導致這麼多次,一提這個話題都鬧得大家不愉快,大家一討論,政府就往後退的根本原因。

4、誰會支持彈性退休?

鄭秉文:會有人支持,但結果將是一部分人成為受益者再受益,最後這項制度會成為全社會口誅筆伐的一個軟肋。

比如事業單位、國家機關這些公共部門,相當一部分人是願意延遲退休的,私人部門如廠礦企業願意延遲的很少。這會形成私人部門和公共部門的衝突,事業單位、公務員得到了好處,本來你們退休金就高,現在又延遲退休了,會被認為公共部門給自己謀好處,自己給自己制定了很好的政策。

同時,要是事業單位不改革或改革在後提高退休年齡在前,那麼也會讓公眾認為這是只提高私人部門的而不提高公共部門的退休年齡,好處都讓公共部門佔了,大家會說你坐在辦公室裡不提高退休年齡,卻讓私人部門的體力勞動者去提高。

總之,在不統一的養老制度下,無論怎麼做,都會被罵為公共部門為自己謀利。

5、支付壓力真的存在嗎?

鄭秉文:所謂真的壓力,是指當期支付的壓力。我們目前當期支付的情況還是不錯的,每年養老基金的收入大於支出,收入減去支出,每年結余的養老基金都非常可觀。所以當期的支付壓力幾乎是沒有的。

但是如果要細究當期的養老金結構會看到,每年的巨大餘額中一大部分來自財政轉移支付。比如2010年,在結余的2865億中,1954億是來自財政補貼,如果沒有補貼,純粹繳費收入減去支出的結余只有900億左右,這個數字就非常小了,儘管很小,但畢竟還是有餘額的,所以說當年支付壓力不是很大,財務壓力也不大,但長期看這不意味著就應很樂觀。

由於人口流動的原因,由於歷史原因老工業基地包袱大小不同的原因,各省經濟發展狀況不同等原因,我們目前32個統籌單位有15個當期收不抵支,全國看有盈餘,但仔細看數據,一半省份收不抵支。

這些問題足夠引起政府的重視,改革制度,並且讓民眾知道制度的現狀,讓大家引起重視。

6、延遲退休能緩解支付壓力嗎?

鄭秉文:影響和貢獻肯定有,延遲一年退休意味著兩年的功效,一面是延遲一年拿退休金,同時多了一年的繳費,所以是兩年的效果。

至於能有多大的效果,對支付能力提高多少,需要詳細的測算。要假定一些條件,比如目前統賬結合的制度結構是否需要變化、個人賬戶是繼續做實還是像現在停滯下去,生育政策是否調整等等,都會對提高退休年齡的效果有影響,所以要具體的效果,就需要假定很多條件進行測算。

7、延遲退休是唯一辦法嗎?

鄭秉文:在現收現付的制度裡(中國的統賬結合因為個人賬戶基本都是空賬,可以看作現收現付),有三個參數是最重要的,替代率、繳費率和退休年齡。

替代率現在全國平均45%左右,要想制度長期可持續提高,可以降低這個參數。但現在已經這麼低了,大大低於當初的制度設計時目標替代率58.5%,還有空間降低嗎?

而且政府的目標是提高這個參數,而不是降低。

上調繳費率是一個辦法。僱員、僱主的繳費率可以單方或雙方的上調,比如法國,戰後多次上調繳費率,用這個辦法增加財務可持續性。

但這不適於中國。中國職工的繳費率為8%,高於絕大部分發達國家的繳費率,單位的繳費率是20%,在發達國家也是名列前茅,這兩個提高都不容易。

再看退休年齡,經過比較後,發現只有這個參數是有空間調整的。現在女性50歲男性60歲退休,加上女幹部55歲、事業單位和公務員部分女性60歲退休的因素,男女平均退休年齡在56歲-57歲之間。北歐國家男女同齡67歲退休,西歐大部分國家是男女同齡65歲退休,分別比中國多8-10年。

再看壽命預期,我們僅僅比這些國家短兩三年或三四年,這可以看出退休年齡的空間男女平均有六七歲,所以這個參數是可以動的,並且很急迫。

8、提高退休年齡需要多長時間?

鄭秉文:提高退休年齡不是一年兩年能完成的,要把這些年齡分散到一個時間表裡,漸進式地提高,讓人們有個心理適應期。所以這個決策制定越早越好,才能有時間把這麼多年齡均攤在進程中。

至於時間表長短,要看提高多少年齡,或者是男女平均年齡,或者男女依然不一樣,比如女性工人50歲退休,男性60歲,這兩個提高退休年齡的空間是不一樣的,男的設定多少、女的設定多少,就需要不同的進程。

比較保守地看,像中國目前這樣完成這個提高退休年齡的進程,無論如何也要一二十年。

9、養老金去哪裡了?

鄭秉文:在目前的繳費率、財政補貼、利息率等條件下,在三個人養一個人的制度贍養率下,替代率應該高達80%以上,錢哪去了?

養老制度大的參數不合理,不少小參數也是不合理的。比如每年擬定社會平均工資通常以上一年作為今年繳費的基數,北京今年社會平均工資是4672元每個月,這是去年的數字作為今年的基數,去年用的基數是4201元。但中國的城鎮在崗職工工資平均增長率是14%,你用去年的基數繳今年的費,無形之中費基縮小了14%。

再比如,事業單位改革事實上上世紀90年代中央就有文件,要求事業單位和企業一起改革,於是上海等幾個省市很聽話,改完了,事業單位和公務員都按職工的養老保險參保,可是他們的替代率不是按企業職工的計發公式發放的,否則與其他地方事業單位比就太低了,多的錢從哪裡來?是從養老金這個池子裡出,顯然他們花了別人的錢。

這種跑冒滴漏的事情隨便就可以說出七八個來。

10、提高退休年齡需要什麼條件?

鄭秉文:兩個大條件。第一個是要有非常好的宣傳。這麼多人反對,是中國人懶惰不願意工作嗎?大家不同意提高退休年齡是因為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不能怪大家,政府的任務是要讓大家知道為什麼,要交待清楚贏得理解和支持。

第二個條件是制度改革。要有利於延長退休年齡,制度就要實實在在的有激勵性,如果沒有讓延長退休年齡的得到實惠,就很難獲得支持。所以多繳費多領取養老金,一定要體現在制度上,讓參保人算的時候覺得划得來。

這兩者結合起來,提高退休年齡就比較容易做到了。

新京報時事訪談員 楊華雲

釋義

統賬結合:世界上的養老保險模式主要為現收現付制和基金積累制兩種。現收現付制是指以同一個時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繳費來支付已經退休的一代人的養老金的保險財務模式。基金積累制是國家強制實施的個人養老儲蓄制度,通過建立個人賬戶,企業和個人繳費全部進入個人賬戶,退休待遇水平完全取決於賬戶基金的積累額,賬戶基金可以進行投資。中國的統賬結合制,即養老保險基金由企業繳費和個人繳費兩部分組成,企業繳費用於當期發放養老金,個人繳費存入個人賬戶,退休後分為若干年發放給參保人。

替代率:替代率是勞動者退休時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它是衡量勞動者退休前後生活保障水平差異的基本指標之一。

2011年末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2839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684萬人。

年末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民工人數為414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856萬人。年末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2628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650萬人。

全年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16895億元,其中徵繳收入13956億元,各級財政補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2272億元。全年基金總支出12765億元,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19497億元。

原題目:社科院專家揭秘養老金去向:公務員花掉了你的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新京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