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就職演說預析(二): 「難」(圖)
臺灣總統馬英九(圖片來源: 美國之音)
臺灣總統馬英九的就職演會對兩岸政策作出怎樣的表述成為島內激烈爭論的焦點話題。現在多數的專家認為,臺灣島內民情浮動,馬英九聲望低迷,馬英九調整兩岸政策的空間受到很大的限制。
如果「穩」字是馬英九在就職演說中論述兩岸政策時必須遵循的一個原則,那麼,在「穩」字的背後還有一個字,這就是「難」字。馬英九想在這個時候對兩岸政策做較大的調整難度相當大。
*520日近,綠營傾巢而動向馬施壓*
從這個星期開始,綠營對馬英九發起全面進攻。其核心人物紛紛出面把攻擊矛頭瞄準在馬英九的兩岸政策上。
繼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重提國民黨人的 「一國兩區」論,指責馬英九「嚴重失職」之後, 民進黨主席候選人吳榮義星期二舉行專題座談會,向馬英九發出就職演說中「不得提出‘兩岸同屬一中’」的警告。甚至很久沒有發聲的前總統李登輝也不顧年邁體弱上電視嗆聲,說「臺灣是民主社會,自由民主是國家的中心」,而不是什麼「一中」。
綠營的大反攻主要是針對今年初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在北京提出的「一國兩區」的說法。綠營媒體從一個月前就此發力,說北京在不斷向馬英九施加壓力,希望馬英九能夠就兩岸政策作出更為明確的闡述。
《自由時報》在4月30日報導說,北京的具體要求是對「三不」(「不統、不獨、不武」)政策中的「不統」做出調整,明確作出「臺灣與大陸同屬一中」的宣示。
而另外一個綠媒《臺北時報》隨後也報導說,北京施壓的目的是希望馬英九能夠把「不統」改為「兩岸同屬一中」。民進黨立委陳其邁透過媒體表示,他認為,國民黨名譽主席吳伯雄提出「一國兩區」就表明馬英九已經屈服於北京的壓力,如果他在「就職演說中做出進一步的退讓我也不會意外。」
*總統府闢謠:「三不」不變*
針對綠營的這一連串動作,總統府發言人範姜泰基做出回應說,「不統、不獨、不武」是馬英九總統一貫的立場,過去四年如此,未來四年也不會更改。有關中國大陸方面對520就職演說內容施壓,純屬無中生有、空穴來風。
觀察人士說,要說「空穴來風」也不盡然。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確實在四月份訪問美國的時候公開表示過,希望聽到520演說中有積極的訊息,因為兩岸關係不斷向前發展,保持良好的勢頭,希望大家都作有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事。
至於說大陸方面是否向臺灣方面提出過把「不統」去掉,而加上「一國兩區」的具體細節,目前還無法證實。
*範姜泰基:就職演說不會提「一國兩區」*
「一國兩區」的提法出來以後,不僅遭到綠營的撻伐,而且在藍營內部也引起了不少批評。甚至是一些反對臺灣獨立的學者也對這種提法感到不妥。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教授黃靖對VOA說,「他這個話說的是錯的,但意思是對的。當初講‘一國兩區’強調的是地域概念,一個是大陸,一個是臺灣。但這樣就等於把政治概念模糊了。從臺灣角度看,臺灣就吃大虧了。」
馬英九後來也意識到這個提法上的毛病,又公開糾正說,這個「一國兩區」是指「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
範姜泰基最近辯解說,雖然「一國兩區」在內涵上並沒有錯,但說法太過簡單,容易引發誤解,總統府和馬英九本人都不會使用這種過度簡化的說法。在論及兩岸定位時,一定會完整陳述「依憲法規範,兩岸為一個中華民國,包括臺灣及臺灣之外的領土兩個地區。」
辯解雖然成立,但馬英九在一國兩區問題上的被動之勢一目瞭然。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大都不期望520演講會有什麼突破。
*童振源:馬不回應北京也難*
臺灣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童振源認為,520之前發生的這麼多事情的確讓馬英九感到左右為難。兩岸關係一方面在快速發展,但另一方面,雙方政治互信基礎明顯薄弱。童振源對VOA說:
「中國的國台辦主任王毅特別提到說,希望馬總統能夠針對一個中國的定位做出更清楚的表態。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大陸明顯是有些壓力的。當然,馬總統怎樣衡量和評估我並不瞭解,但基本上,中國大陸有壓力的話,馬總統如果沒有回應,當然對未來的互動會有些影響。」
童振源也指出,如果馬英九回應太多,強化兩岸一中的定位,當然在臺灣內部,人民也會有一些反彈。馬英九需要在這兩個方面達成某種折衷,取得一個平衡。這個任務並不輕鬆。
*陳錫藩:間接回應可能更為妥當*
臺灣前駐美代表陳錫藩在跟記者談論這個話題的時候也認為,馬英九目前在調整兩岸政策方面確實沒有多大的餘地。要在三不政策中放棄「不統」可能會造成的社會反彈顯而易見,馬英九不可能這麼做。
不過,陳錫藩認為,直接的辦法行不通,馬英九可能會採取某種間接的辦法,比如:
「他可能會(在就職演說中)強調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族、炎黃子孫、中華文化。這些東西看你能不能說出來,說出來就等於說我們是一個國家嘛」 。
陳錫藩相信,用這種間接的方式回應大陸,臺島內外應該都能夠接受。
這次前來臺灣參加馬英九就職典禮的美國在臺協會前主席卜睿哲面對島內的爭論似乎也難以保持超脫。他在週二參加一個研討會上說,馬英九2008年就職演說中對兩岸關係提出了一系列的概念,或許這次馬英九會進一步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