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臺北故宮只丟過一頁紙一包鹽」的啟示

 2012-03-19 14:3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臺北故宮50年僅丟一頁紙一包鹽」,臺北「故宮」首位女院長周功鑫近日接受大陸媒體採訪時這樣說。1962年正式動工落戶的臺北「故宮博物院」,經歷半年世紀的風雲,當年從大陸運往臺灣的2972箱文物中,除了一頁紙和一包鹽之外,其他全部在冊。(3月16日廣州日報)

這個信息,令人感慨唏噓。要知道,去年北京故宮連發「十重門」,曾讓人感覺到北京故宮丟失與毀損了太多東西。我在晶報寫過一篇文章,標題叫「故宮的文化鑰匙丟了」,認為丟掉了文化的故宮,丟失藏品,充斥平俗,鬧出笑料,不奇怪。

現在,臺北故宮只丟過一頁紙一包鹽,給我的最大啟示,也就是只有真正守住了文化,真正懂得尊重文化的價值,才能保護好存放在故宮這樣博物院裡的藏品,才能讓故宮成為一個傳播文明的聖地。

臺北故宮那頁紙與那包鹽是怎麼丟的呢?早在1969年,臺北「故宮」打算出版發行《滿文原檔》,只能把書送到院外拍照,結果其中一頁紙找不到了。至於那包鹽,是清朝宮廷保留下來的新疆進貢的湖鹽,由於年代久遠,鹽揮發了只剩下外包紙。然而,臺北故宮沒有把這些問題簡單推給歷史原因、客觀條件、自然因素,而是吸取教訓,在文物保護與管理方面,極其小心,非常專業,建立了監控系統,還針對特定天氣地質條件採取完保護措拖。周功鑫現在自信地說,「至今沒有也不可能出現文物損壞的事件」

懂得吸取教訓,說到底,就是因為意識到文化的重量。一頁紙,一包鹽,都是文明載體,都可以承擔教益與研究的價值功能,不可輕忽。遺憾的是,僅僅在去年北京故宮的「十重門」中,我們就知道,有珍貴藏品被偷走,還有出自宋代哥窯的盤子被摔壞。之於北京故宮裡面的文物到底處於何種保護境地,是否曾經只是私家花園裡少數人的玩品,公眾只能對著沉厚緊閉的大門一臉無奈,陷於憂心想像。而暴露的問題,足以證明有難以估量的文化價值遭遇過毀損。

不久前,北京故宮換了「新掌門」,現任當家人單霽翔近來頻頻亮相表態,聲稱 「對故宮曾受損的公信力,只有用加倍努力來彌補」。我以為,北京故宮現在必須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文化修補路徑,在彌補故宮公信力的同時,來真正來傳遞文明與價值。這一點,臺北故宮很多做法,值得借鑒。

「賣東西不是我們的重點,我們的重點是教育,但這是教育的延伸。」臺北「故宮」的相關產業,都聚焦在文化教育的功能上,來提高公民素養。臺北故宮從藏品價值意義的講解,到相關文化商品的開發,都非常注重給人們帶來知識,提升藝術和文化的素養。那麼,對於北京故宮來說,也應該懂得從層層包裹的商業利益鏈條中抽身而出,來最大程度來發揮其應該承擔任文化傳播功能了。畢竟,故宮不應該是簡單地文物收藏地,更應是文明傳播與文化創意的集散地。

文化是文物保護的目的,但很多時候,也是可以成為看不見的手段。讓沒有文化的人去運營管理文化,注定是要失敗的。現在,臺灣在推行「大故宮計畫」,馬英九在臺北「故宮」所在的士林區的藝術中心動土時明確指出,這是要提升一個區域的文化藝術環境,因為「只有文化是最偉大的」。在我看來,文化最重要的源泉,就是自由與開放。儘管北京故宮最近也表示要實現紅牆內無辦公區,擴大故宮開放地,但僅有這種有形的開放是不夠的,接下來,還應該更大的文化開放來進行配合。

「對於故宮的意義,在臺灣人心目中和在大陸人心目中很不同。在臺灣人心目中,臺北的故宮彷彿已經成為了一個文化符號;而在大陸人心目中,故宮目前還只是一個旅遊景點而已。」 這是去過臺北故宮大陸遊客總結的話。這也就是因為,臺北故宮更多包裹在文化氛圍中,而北京故宮過去過多包裹著權力與商業的氣息中。那麼,對於北京故宮來說,現在首先就要懂得,那一頁紙上,那一包鹽裡,到底包含著怎樣的文化價值。如果不能懂得這些文化重量,自然也就無力去談保護與發展。

来源:網易博客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