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孫中山為什麼是中華第一偉人?(圖)

 2011-11-15 15: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2
    小字


國父 孫中山先生(網路圖片/看中國配圖)

沒有孫中山也會有辛亥革命,但有了孫中山就有了更正確、更好的辛亥革命。孫中山革命和辛亥革命的關係:若單純從歷史事件來說,辛亥革命是個歷史事件,孫中山的革命是一個歷程;如果把辛亥革命也當做一個歷程的話,那么孫中山的革命就是辛亥革命。

從1895年開始第一次「廣州起義」到最後「武昌起義」成功,創建中華民國,這整個歷程都是辛亥革命的一部分,辛亥革命是孫中山勝利的結果,也是中華民族,中國人民開始走向共和的勝利發端。孫中山是中華第一偉人。

說孫中山是中華第一偉人,是因為孫中山具有前所未有的思想和品德。孫中山的革命,倡導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華民國,至少有四方面前人無可企及:

第一,孫中山有高屋建瓴的革命思想。他創立了「三民主義」。在美國,誰都知道林肯有一個「三民主義」,但其實林肯只有有一個「民權主義」,「民權主義」的內容,「三民主義」的形式:民有,民治,民享。「民有」也罷,「民治」也罷,「民享」也罷,都講的是民權,可能包括一些民生;沒有提民族,沒有鮮明的提民生,林肯的「民權主義」是指一個共和政府之下、共和制度之下,政府和人民的關係。而孫中山根據當時世界的需要和中國的民生狀況,特別是歐洲社會革命之尤烈,超過了共和革命的情況,預期到社會主義革命會氾濫成災,所以他提出了「民生主義」;考慮到世界殖民地國家遭受列強的侵略,看到中國正在被列強瓜分,於是提出「民族主義」;三個主義加起來而為「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所以,林肯主要是「民權主義」,孫中山超越了他,是真正的「三民主義」,不論是內容還是形式上,是三個獨立的內容,完全具有預見性。尤其孫中山說20世紀的世界是經濟發展的壇場,預示了20世紀世界經濟將極大發展,民生將極大提高。

僅僅對「民權主義」而言,孫中山也是有發展的。孫中山說,「君權神授我不反對,但是我沒法證明。我認為民權是爭取來的,只有推倒專權,才可能有民權。你不推倒專制制度,怎麼可能有民權呢?(民權)是要自己去奮鬥的。」而他的「三民主義」在講民權的時候,解釋的很具體,很清楚:選舉權,罷免權,創製權,復決權,人民就要這「四權」。有了這「四權」,給你當官就當官,不給你當官就當不了官,定下來的東西,錯了就改,重新議決,這就是人民的權利。同時,他也把民權的這個職能非常形象地說清楚了,「人民有權,政府有能。政府是人民雇的司機,我讓你開,你就開;你開的好,讓你開,你開的不好,請你走,換個司機。」他把共和制度之下政府和人民的關係,就是坐車跟開車之間的關係,講得多清楚!這是最了不起的,也是現在很多糊塗知識份子至今也不明白或者裝糊塗的道理。

孫中山的「訓政」思想是他「民權主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非常深刻的揭示了一個道理:從民主革命剛剛成功,到完全勝利,中間還有一段反覆的歷程。在這個歷程當中,先進的知識份子,革命家,政治家們,要和人民一起,幫助人民學會他們的四個權利——選舉,罷免,創製,復決。要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政府來內抗復辟,外抗侵略,防止專制勢力的捲土重來。因為「訓政」的本意,就是皇太后抱著小皇帝,小皇帝不懂事,皇太后就告訴他,你該怎麼回答,該怎麼說。孫中山把這個傳統的東西接過來,說成是「我們幫助人民一起來學會掌權,行使民權」,真是化腐朽為神奇。這完全正確。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在思想上堅持反對形形色色的改良,他首先反對「保皇改良」,後來反對「立憲改良」。他說,「保皇不是革命,保皇就是保皇,保大清,革命就是革大清的命,這兩種事怎麼能混在一起呢?如黑白之不能混淆,東西之不能易位。」他非常明確,也從來沒有恍惚過。

第二,孫中山不折不撓的革命精神。1904年在美國,王寵惠為他在文字上翻譯的一個英文講話,就說:「中國已經處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時代,祗要一點星火,就可以在政治上燃起全中國的革命大勢。」這是1904年說的,1911年滿清政府垮臺了,不過前後8年。

孫中山革命,不折不撓。1895年領導「廣州起義」失敗,大家說他是江洋大盜;1900年領導「惠州起義」失敗,部分先進者已經看出他了不起,佩服他,「恨」他革命沒有成功;到了1905年創立「同盟會」,3千多個日本留學生都歡迎他,3百人加入「同盟會」;第二年,3百留學生在中國本土,發展了1萬8千人進入「同盟會」。他先後領導10次起義。沒有革命精神,沒有那一種不折不撓的精神,不能堅持。宣傳麼,他甚至對著一個人都講,一個小孩聽他講演,他很感激,小孩說「這個板凳是我家的」,這事情大家都知道。他對著一個小孩也一樣講,百折不撓。

第三,孫中山有山高海闊的堯舜胸懷。沒有胸懷,不能當革命領袖,不能做民主領袖,孫中山就有山高海闊的胸懷。3千年中國祗有堯舜相讓,不讓兒子讓賢人。而孫中山把總統讓給袁世凱,是人們都瞭解的,但人們不一定知道孫中山一輩子有「四讓」。

第一讓:1894年創建「興中會」的時候,他讓華僑劉詳當了會長而不是他自己,因為劉祥要當,他就讓劉祥當。

第二讓:他和香港輔仁文社的首領楊衢雲結合,成立「興中會香港總部」,準備發動廣州起義,起義前決定好他作總指揮,成功以後他做「總統」。可是起義發動的前一天晚上,剛分手的時候,楊衢雲忽然跟他說「我要當總統,起義成功了總統應該是我」,孫中山對他看看,「那就是你了,你做總統一樣啊,誰當不一樣?」就這樣楊衢雲就做了起義成功後的那個總統,雖然起義沒有成功。

第三讓:他派日本人宮琦寅藏他們到香港把康有為接到日本,然後他帶領的革命黨想跟康有為改良派合作,他說:「你們也是大清的犯人,我也是通緝犯,我要革命,你們要改良,我們有一點相同,那就是都希望在中國實行憲政,對吧?還是有一致的地方,所以我們要聯合起來推翻滿清,創建共和。」梁啟超跟孫中山說,他的老師是不能作第二位的,一定要做第一,孫中山說,「你是他學生,他是你老師,而你又是我朋友,當然他第一我第二嘛。」

第四讓:大家都知道的,讓袁世凱。這其中有一個事件特別感人。孫中山讓總統於袁世凱,一是外部環境造成的,二是為內部環境所逼。王寵惠,當時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外交總長,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外交家,他書寫到:2月15日的早上,我問孫先生,「為什麼你今天要帶著文武百官,還帶著兩三萬軍隊,去參拜明孝陵?」孫中山笑了,「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是辛亥革命的本意。我們參見我們漢族的祖宗,第一,沒有錯;第二我為什麼選今天,而不是後天,也不是昨天,那是因為今天參議院要開第二次選舉大會,我已經提出辭去總統,讓給袁世凱,今天的參議院要選定袁世凱當總統。可是南京政府的許多文武官員包括軍隊都反對,都不准我讓總統給袁世凱。為了參議院開會能夠圓滿成功,能夠順利的移交總統大權,造成民國真正是共和相讓的局面,所以我才帶文武百官和兩三萬軍隊今天去參拜明孝陵,以防備他們在今天鬧事,讓參議會開不成。」這要何等的胸懷!

可這樣的胸懷,在某些「民運人士」嘴裡,就成了孫中山參拜明孝陵是想稱帝,說他稱帝比袁世凱還要早,公開的大文章,發表在「博訊」上。這文章無邏輯也無腦子,想稱帝他還會讓總統嗎?當時的南京還有一百萬革命軍,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嘛。但孫中山為了和平,為了共和與真正民權的實現,為了堯舜精神在中華民族的繼續傳承和發揚,毫不考慮一己私利得失。

第四,孫中山有堅定的革命信念。孫中山還有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他在革命的歷程當中始終地堅持著自己的人生方向,從來心無旁騖,一生就一個革命。所以張難先在回憶錄裡面說,「當時中國人的心中,人人都有一個孫中山,可孫中山心中祗有一個革命。他整個這一生都獻給了革命,他從來沒有彷徨過,沒有退卻過。」人做一件好事、幹一次革命也許不難,幹一輩子革命、做一輩子好事不容易。他堅持到底,革命前反對滿清專制,創建中華民國;革命後捍衛中華民國,反對形形色色專制復辟,直到1925年病死,累死。孫中山的這個精神,是我們追求著民主的一些朋友們所缺少的。

孫中山的「十六字革命綱領」:「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建民國,平均地權」。然而,至今孫中山的革命並沒有完全成功,都還是半拉子。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成功了,但1949年馬列主義來了。一個洋教在中國統治了62年。國人反洋教犧牲了多少人,在中國大陸前三十年,哪一個人要敢說馬列一句壞話就是要掉頭的。馬列是在鮮紅的刺刀之下在中國立下了他的洋教權威。比如,1957年四川省重慶市一個中學教師叫鄧祜僧,只說了一句「我們不是說有五千年文明嗎,為什麼要請一個德國人當祖宗?」就被打成右派,死在監獄之中。在中國大陸,像他這樣命運的人何止千千萬萬。直到今天,大陸財政還要追加馬列主義研究經費兩億元,還要在大學新聞系開馬克思主義新聞學的課程。一個外國人的思想,先不說他是不是不好的,是不是壞的,只說他被奉為中國人的祖宗,誰都不能說,誰都不能講,誰都不能反,就很不正常!至今還有些「愛國者」對義和團頂禮膜拜,卻不能解釋馬列洋教回來了,義和團死得冤不冤!

中國人民在孫中山發動辛亥革命前後一直到1949年,就是為了反對外國思想統治,反對洋教統治中國,中國大陸也是反對「全盤西化」的,可是西方的馬列,卻統治了中國大陸62年!有人說,今天還談什麼馬列,共產黨早就不要馬列了。真不要了嗎?!真不要,就宣布不要,返回中華民族的正宗,全中國的人民都歡迎。但遺憾的是,至今無論大陸官方還是民間的許多人,照例用馬列思維、馬列意識形態統治人民,還不准人民向馬列挑戰,大陸只有一教:「馬列教」。

和中國大陸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馬克思的祖國德國和定居國英國,早就不將馬克思當成玩意,只有在個別人中還尊敬;而列寧的祖國早就將列寧揚棄,列寧格勒早改成了俄羅斯民族的「英雄」彼得大帝——聖彼得堡。僅存的列寧遺骨放在莫斯科紅場,民眾也早吵嚷著將其遷出;令人笑話的是,2010年4月列寧的忌辰,在俄國的許多大報上都出現了一句話,叫「把列寧送到中國去」。對此不用做任何解釋,人們都清楚其中的意思。

孫中山的「十六字革命綱領」中的「創建民國」,最初也成功了,但創建的民國在1949年被推翻了,現在就剩下「臺澎金馬」,而且還是美國人從日本人手裡奪回來還給民國的。而今,臺灣還有人要走出中國,要成立「臺灣共和國」,要實現「中華民國在地化」。而中國大陸的民眾心目中,由於被強制洗腦,中華民國及其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從小就是青面獠牙的,非常害怕。直至兩岸三通後,大陸人民能走到臺灣的人,復甦知覺後,才感到親切。才知道孫中山創建的、辛亥革命創建的、無數中國民主革命的先烈們創立的、真正的新中國——中華民國並沒有滅亡。而這是走向共和的新中國,是消滅專制倒退的新中國!

「十六字綱領」的最後一句話叫「平均地權」。「平均地權」,蔣介石退守臺灣後,用和平文明、贖買的方式完成了孫中山的遺願,但1949年以後毛澤東也搞了「平均地權」,即用血腥暴力、搶劫的方式,把地主的土地搶過來分給所謂「貧下中農」;這本來也不錯,但毛澤東沒幾年就「山大王」本相盡露,全部收歸「國有」或「集體所有」,而「國有」或「集體所有」實質就是「官有」,「官有」就是黨的書記有。以致今天,中國大陸「官賣國土,民無私田」,各級黨的幹部把一塊塊田賣出去換錢,老百姓沒有一寸土地是屬於自己私有的,全國各地為抗賤賣、血拆,暴力事件頻頻。孫中山的「平均地權」,在大陸也沒有了。……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這是孫中山的臨死前遺言。在辛亥革命一百週年紀念日,想起這些就不禁令人唏噓。作為華夏子孫,在這百年一遇的日子裡,都應深刻反省;不論是中國大陸人,還是臺灣、香港人,還是海外華人,都有義務繼承孫中山走向共和,完成共和的使命。

来源:作者博客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