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匯金購股究竟意欲何為?
中國對本國銀行投的一記信任票贏得了香港投資者的支持。自從中國一隻主權財富基金大舉買進中資銀行股票後,這些銀行股已經四天處於高位運行。
不過事實證明,上海投資者更難被打動,雖然那只主權財富基金是在上海買進銀行股的。
有關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Huijin Investment Ltd.,簡稱:中央匯金)週一開始購入中資銀行股票的消息就足以推動這些在港上市的中資銀行股上漲8%至16%不等。中央匯金是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投旗下子公司,負責持有國家金融機構股票。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堅持認為,北京此舉意在外國投資者。外國投資者要想利用「中國概念」投資,一般是在香港買入中國公司的股票,因為中國政府限制外籍人士在內地購股。
易憲容週三在《上海證券報》上的一篇文章中寫道:中央匯金是向國際市場發出一個明確信號:中國政府不會對全球對沖基金做空中國經濟、做空中國股市及匯市等舉手待斃,而是會主動出擊。中國經濟與社會是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這些問題並不至於中國經濟增長出現全面逆轉,更不至於中國會出現重大經濟衰退。
中央匯金動用人民幣2億元左右購股,規模可謂極小,如果不是因為大力宣傳,是不會撼動市場的。
投資者行為一般會與中國政府發出的信號保持高度一致。北京方面通過收緊或放鬆貨幣政策做出的、哪怕是相對較小的調節經濟「體溫」的舉措通常都會對市場產生很大影響,而北京也經常這麼做。
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香港市場上的中資銀行股走勢。相比週一收盤價(未體現出中央匯金當天晚些時候宣布的購股決定),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週三分別收漲7.9%、9.4%、8.5%和15.5%。投資者可能也在尋找買進的理由:這四大銀行的股價基本上均處於其發行價之下或接近發行價水平,表明它們上市後所進行的大規模放貸以及在風險管理、盈利能力和內部治理方面的所有改善都是徒勞。
不過,中國的投資者有著豐富的經驗,能夠對政策風向真正的變化和象徵性的舉措加以區分。政府直接干預應該是屬於後者。同一時期這四家銀行在滬市的股價分別上升了3.3%、3.5%、4.1%和4.5%。
2008年9月,在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倒閉之後,為了提振市場,中央匯金也採取過類似的措施,結果導致上證綜合指數在當天大漲了9.5%。不過,這種上漲只是曇花一現。在接下來的幾週裡,對於全球經濟危機的擔憂又將該指數拉了下來。
今年8月中旬,有關中國全國養老基金和幾家國有保險公司準備大舉買入內地上市公司股票的傳言一時又甚囂塵上。不過這也沒能長期掌控市場的想像力。從8月初開始迄今,上證綜合指數已經下跌了10.5%。
當然,滬市銀行類股也受到了一系列拖累大市的因素的影響。比如,投資者擔心與經濟增長相比,北京更關心通貨膨脹。
彭博社(Bloomberg)引用著名的看空中國的對沖基金經理吉姆•夏諾斯(Jim Chanos)的話說,匯金只是象徵性地買進,這並不能改變他對中國股市前景的看法。
夏諾斯說,兩個月前人們都還在說中國的銀行沒什麼問題,可現在大家甚至在談論政府應該介入股市以提振銀行股,這足以表明現在的情況正在嚴重惡化。他還說,自己正在賣空幾乎所有中國大銀行的股票。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關鍵字搜索:
-
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