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10月10日離1911年的10月10日武昌革命,剛剛100年,這是很大的事情。因為這個辛亥革命把中國幾千年的皇帝制度推翻了,這是不得了的事情。在亞洲是第一個國家這樣做的,像日本就沒有經過這樣大的改變,把皇帝制度都取消。所以這件事情是兩岸三地、包括國外的學者都很注重的。
但整個大陸討論辛亥革命,又有另外一層意義。因為許多情況都是覺得辛亥革命為什麼會發生革命、而沒有能夠進行君主立憲的改革,這樣可以平穩地過渡到現在,他們關心的是這個問題。
但是問題他們關心的不是辛亥革命本身,只是從他們自己處境講的。他們現在事實上就把中共看成是一個滿洲的專制王朝一樣。怎麼樣能夠把中共的制度不經過很大的暴動、不經過很大的動盪或者流血,而變成一個合理的社會,這是國內許多史學家關心的問題。
所以討論集中在改革呢,還是革命。照他們說法,事實上是有問題的。就是說清朝末年已經有意識要改革了,慈禧太后有想改革,但是革命爆發了,讓改革沒有成功,所以造成這100年來中國不上軌道。所以換一句話說,這裡多少有點抱怨辛亥革命的意思,就覺得現在要變動的話,最好是採取康、梁所建議的一種緩和的改革、君主立憲,不要推翻它這個王朝,但是從基本上換成現代的一個政治制度、或者政治系統。
這是現在許多人的想法,所以許多記者也在這個問題上特別關心,我就被訪問過至少兩次,都討論過。但是在國內講這些話是非常含蓄的,不能公開講,不能講得太明白。所以我現在就重新講一講我的看法,我不願意用影射的史學,就是拿辛亥革命做一個表面的文章,而實質上講的是中共。但是在國內那個情況之下,記者寫出來的就變成那樣一個方式,所以我現在專就清朝講清朝。
我覺得辛亥革命是不得已被逼出來的,逼出來的原因就在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掌權掌了50年,這50年之內她都是以太后來作主的,光緒30幾年,都是從小孩長大;長大以後,光緒自己受到甲午戰爭、就是1894年被日本人打敗、割去臺灣,這個慘痛打擊,想進行改革,剛好康有為乘虛而入,要提倡改革、中國不要為列強所瓜分,把他心打動了,所以才有決心要進行改革。
這一進行改革,就有權力的問題。這個權力就是慈禧太后在他長大了以後,不能不把權力交給年輕的皇帝,可是還是想在背後牽動,要這個皇帝聽她的話。但是皇帝慢慢已經不肯了,並不是不孝,而是覺得非照康有為的辦法,用君主立憲的方式,採取明治維新的辦法,把中國變為富強、變成一個強國,不被欺負的強國、不被人家瓜分。
所以在這個情況之下,他要戊戌政變。戊戌政變完了以後,皇帝被囚在瀛臺,康有為、梁啟超都逃到海外,另外戊戌六君子、譚嗣同六個人,殺頭了。所以改革到那個時候就停頓了。在後面的十幾年中間,戊戌政變是1898年,它亡的時候是1911年,相去是13、14年,嚴格地講沒有真正的改革可言,只有行政上的調整是有之,但是沒有改革。
沒有改革的原因就是慈禧太后越來越不相信漢人、越來越怕漢人,曾國藩、李鴻章等。所以像訓練新軍的袁世凱,到了戊戌政變以後她也慢慢地不信任了,把他軍權奪過來了。
所以在這個情況之下,滿人是越來越有勢力。在1906年的時候吧,有一個新的內閣出現。她很寄希望,以為會煥然一新,事實上相反的。結果是讓漢人在13個內閣之內只佔4名,其他9個都是滿人。換句話說,保大清、不保中國,這是她既定的政策。
所以在這個情況之下,戊戌政變以後,她就運用義和團,希望用這個方式來對付外國人,結果造成更大的後果。跑到西安,在西安一呆一、兩年,回來以後就討好外國人,但是另外一方面還是不肯改革,這才逼出辛亥革命來。所以嚴格地講,孫中山也不是一開始就要推翻滿清的,他最早《上李鴻章書》大家都知道,而且是很合理地要改革。滿洲人絕對拒絕改革以後,革命才起來。
所以1905年科舉的消滅,好像是改革,事實上是行政的調整。學校的設立,我們以南方為例,像上海、無錫這一帶,都是當地的商人,事實上是中國社會自己要改進的。所以辛亥革命一方面在政治上沒有很大的變動,換句話說,只在袁世凱出山以後,打了一仗,勝利了,但是南方的革命勢力還是在增長中,各省都宣布獨立,所以清朝沒有辦法,只有委託於袁世凱,袁世凱就乘這個機會,把這個總統搞到自己身上來。
但是社會的變動,社會變動是中國工商界的人,尤其像上海到無錫這一帶,新的學堂非常多而且很有名,那現代化是從社會開始的、是從工商界開始的,而不是從政府。所以我們要瞭解這一點,有些改革是社會改革、教育改革,但是力量來自社會,不是來自中央,不是來自政府。
所以換句話說,清朝的辛亥革命完全是慈禧太后晚年一手逼出來的,所以辛亥革命確實可以跟現在情況加以比較,不過比較結果我們要分別看,有相似之處,但是不是一回事情。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根據錄音整理,未經作者審校)
- 關鍵字搜索:
- 辛亥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