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秋凍」養生有講究

 2011-09-26 15:4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俗話常說「春捂凍」,就是說入秋後不要氣溫稍有下降就立即增衣,應循序漸進地添衣保暖,鍛練身體的耐寒性,以增強身體的禦寒能力。

大家都相信「秋凍」能養生,並不急於穿上厚著裝。但是要當心,秋凍凍不好,非常容易感冒。專家表示,入秋後避免過早穿上厚厚的衣物雖然符合養生之道,但是「秋凍」無論凍哪兒,都不要凍著頭、腳和肚臍。

人體三個部位必須做好保暖

從養生的角度來看,肚臍是萬萬不能在天氣轉涼時受寒的。因為肚臍皮下沒有脂肪,緊鄰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叢,所以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容易被寒邪侵襲。肚臍一旦受涼,腹痛腹瀉在所難免;若長期受涼,泌尿系統疾病也容易找上門來。

入秋之後外出時最好戴帽子,洗頭時用比平時熱一點的水,在額頭上滲出汗水時不能見風。這是因為頭作為人體「諸陽之匯」,是全身陽氣最旺盛的部位之一。這個地方如果受寒,體內陽氣會散失大部。心腦血管病人、四肢不溫的人、易感風寒的人,尤其要在這方面提高警惕。

人們應該穿稍厚一點,寬鬆、舒適、吸汗的鞋襪。尤其是早晨晚上在小區散步時,不可以像平時那樣穿一雙舒適的拖鞋了事。如果在室外淋了雨,務必在回家之後用熱水泡泡腳。總之,要避免腳部受寒。腳部分布著人體6條重要經脈,一旦受寒,會引發感冒、氣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疾病。

早晚氣溫為10℃時應結束「秋凍」

除了頭、腳、肚臍之外,其他部位適當「秋凍」的確對避免寒邪入體有好處。但是「秋凍」指的是讓皮膚接受外界氣溫的「捶打」與「鍛練」。至於我們的內臟,是不能「秋凍」的。所以,從保護脾胃角度來說,愛吃冷面、瓜果、冷飲的人要注意節制了。否則,會讓本來就處於虛冷狀態下的脾胃苦不堪言。提醒大家,當戶外早晚氣溫降低到10℃左右時,就應該結束「秋凍」了,否則不但不能預防疾病,還容易惹病上身。

而糖尿病人、心血管病人、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以及風濕、類風濕疾病患者,是根本就不適合「秋凍」的。另外,60歲以上的人外出時要在氣溫過度地帶,待身體逐步適應環境後再走到戶外。而在飽餐之後、上午9點之前,都不適合到戶外活動。這樣能有效避免心腦血管疾病的急性發作。

来源:美食天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