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新浪微博18萬對鐵道部喊呸 我信了

 2011-08-02 04:0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溫州高鐵慘劇發生近十天,外界對鐵道部質疑不斷。有死者家屬批評鐵道部派人威脅逼他們簽字接受賠償。不少媒體在中宣部禁令後仍大幅報導,網友分析央視報導全無對此事故的追究。

「7.23」溫州動車追撞事故發生後,各界對鐵道部事故起因解說和賠償善後安排問題不斷提出質疑。

據香港《明報》星期一報導,多名死傷者家屬對鐵道部的救人工作及處事手法等都大表不滿,鐵道部並沒有派人向他們道歉,只是一直逼家屬去簽協議書。

網上也傳出鐵道部對家屬下達最後通牒,如果在7月30日之前不簽署賠償協議(金額91.6萬),鐵道部就撤離溫州,停止對該事件的協商。

本臺記者就此致電鐵道部查詢。

記者:請問是鐵道部宣傳部嗎?我想問下有媒體壓下去…

接聽人員:你是哪裡?

記者:我是香港打來自由亞洲電臺記者。

接聽人員:有關新聞方面的請給我們新聞處打電話好嗎?

記者:但有關家屬賠償那一方面呢…

接聽人員:我知道,你就跟新聞處聯繫,他們負責新聞發布。

記者:你是負責哪一部分呢?

對方尚未等記者問完問題便挂斷了電話,記者在致電新聞處,但電話都一直無人接聽。

鐵道部副部長陸東福接受中央電視臺訪問,強調事故發生後,一直把救人放在首位。

他回應外界質疑當局為了盡快通車不惜草草結束救援工作,他稱此種說法深深傷害了鐵路職工及救援人員的感情,及他們作出的努力。

他又稱事故發生後隔天深夜11時半,確認沒有生還者,才結束救援工作,在此之前,鐵路部門人員從未說過「停止搜救」這樣的話。

然而有關言論引起大眾不滿,南方電視臺編導徐靜在網上表示,她當時曾多次查詢確認,並提供視頻證明,二十四日早上十時,一名救援人員說:「現場的救援人員搜救已結束,目前主要清理現場。」

至於當局事後將列車車廂掩埋,陸東福解釋,工作人員只是將車廂往外移,他強調沒有掩埋列車,更不存在銷毀證據的問題。

然而,有網友留意到陸東福的說法與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明顯不同,王勇平在早前的記者會上解釋,由於肇事路段下方是一個泥潭,現場人員挖泥掩車廂,是為了鋪平路面「方便搶險」,更表示「至於你們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有網友在新浪微博發起標題為「您對鐵道部處理結果滿意嗎?」的投票,投票總人數逼近19萬,以三個選項反饋態度分別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和呸。其中選擇 「呸」到達百分之98。其中超過18萬的票數投給了「呸」「非常滿意」與「基本滿意」分別以百分1和百分1.5。投票於半小時後被新浪刪除。

有網友表示,看上列投票百分比,幾乎就看出了我黨在人民心中的支持度。更有網友表示,不管你滿意不滿意,反正我是不滿意。

網友郭寶鋒對此表示:「他們說把生命放在第一位,我們可以看到救援方面有很多缺陷,他們是把車廂給掩埋了,也沒有徹底檢查下這節車廂有沒有生命的跡象,他們而且是把車廂給碾壓後再埋掉,這明顯不符合邏輯,也不符合他們說的救人第一,這期間也是有個小女孩自己爬出來才獲救,其實你看他們的救援漏洞百出。」

本臺曾報導中宣部下令要媒體就溫州動車事故改版,引起一眾媒體記者不滿。南方都市報刊登了題為《他媽的「奇蹟」! ! !》文章,表示刺激大眾一次不難,難的是通過這樣一個事件,步步都能刺激大眾底線,這得需要多麼麻木的心靈,多麼厚的臉皮,多麼滯後於時代的思維,才能締造出如此一連串奇蹟。此文章在南都網上刊登不久就被刪除了。

仍在頭版報導溫州動車事件的報紙,包括《南方週末》、《中國經營報》、《華夏時報》、《第一財經日報》等。

與各媒體報導呈現反差的央視則遭到批評,有網友說CCTV新聞頻道午間新聞總共用了20分鐘報導7.23列車脫軌事件,其中12分鐘是在歌頌武警消防,歌頌醫院,歌頌搶險救助安排多麼及時多麼合理,其中7分鐘是在描述中央是多麼重視,領導是多麼親力親為視察安撫。只有1分鐘是在講述列車相撞和脫軌的情況。而去挖掘這起事件的原因和追究其責任,0分鐘。

媒體人黃良天對此表示:「這個國家像打了雞血一樣的,平常社會的不穩定體現不出來共產黨的偉大,你看這時候他就跟打雞血似得,一有災難性的事故爆出,中宣部就出來下達命令要求媒體歌頌社會主義,主旋律就是一個順口溜「社會主義好,共產黨好,祖國好,解放軍好,人民好」就用來歌頌他們自己,平常他們沒有機會體現。」

 

来源:《自由亞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