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高鐵前,先說說郎咸平的一段文字。
恰好最近在看郎咸平的書,郎教授在《誰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機》裡提到,美國政府在金融危機中,出手救市後股市反而大跌,因為大家雖然理解政府策略的積極意義,但是互相之間卻失去了信任,銀行拿到救濟款後,不敢把錢借出去,他們怕企業還不上錢,企業沒錢無法開工,工人拿不到薪水,老百姓不敢消費,不消費經濟就處於崩潰狀態,整個市場處於全面的不信任中。信心危機讓整個市場猶如一潭死水。
美國政府最終決定,銀行國有化,將投資銀行改為商業銀行,收購股權,告訴銀行,你借企業錢吧,他還不上政府給還。同時甚至直接為企業注資,缺什麼給什麼,缺人給人,缺錢給錢。政府全面參與進去,用政府的信用挽救國民的信心,最後這一招見效了,郎教授說,這是最後一招,如果老百姓對政府的信用都沒有信心的話,就沒有招了,這是最後最後的一招。——用政府的信用拯救老百姓的信心。這是最後一招。
我在想,中國如果面對這樣的境遇,政府的信用作為最後一招時,會管用嗎?
「三聚氰胺」事件,大家說,以後孩子都不餵奶粉了,國家檢疫部門通過的產品也不能信。
伊春飛機墜毀了,我鄰居家的小孩說他這輩子都不會坐飛機,怕爆炸。
哈爾濱建地鐵,身邊的人說,建成以後一年之內我都不會去坐地鐵,看看一年之內不出問題再考慮去坐。
郭美美事件出來了,再沒人願意通過紅十字會捐款了。
哈爾濱樓塌了,微博上大家信誓旦旦地說:「70年產權沒有意義,房子只能堅持30年。」
高鐵停電,高鐵追尾,同事看到新聞第一反應:媽呀,以後可不敢坐和諧號了。
高鐵追尾後一會「奇蹟」,一會「社會主義優越性」,一會「至於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鏡頭裡,大鏟車翻滾著車體殘骸,裡面居然有屍體掉出來。看得我如墜冰淵。
在經歷了這些以後,老百姓還信任什麼?
我想問,如果中國到了需要政府用自己的信用挽回13億人民的信心的時候,你的信用能管用嗎?我想問,老百姓還信任你嗎?
去問問一個普通中國人。
問問他們,他們眼中的公務員是什麼樣的?
問問他們,他們眼中的警察是什麼樣的?
問問他們,他們眼中的交通部門是什麼樣的?
問問他們,他們眼中的醫院是什麼樣的?
問問他們,他們眼中的財政部門是什麼樣的?
問問他們,他們眼中的中石油是什麼樣的?
問問他們,他們眼中的中央電視臺是什麼樣的?
懷疑,懷疑,還是懷疑。
這些懷疑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想到了警察,可是心裏卻覺得報警不上錢也沒有用;意味著家裡著了火,打了119之後我們也擔心,因為我們覺得火燒完消防隊才會到;意味著我們去政府部門辦事,心裏卻根本不認為自己能不花錢把事辦成;意味著,新聞聯播播出一個信息,大家都用懷疑的目光揣測,根本不信;意味著每一條路修完,大家都覺得兩年路就會重修;意味著老百姓湊夠手術費之後也不敢去看病,因為他實在弄不到紅包錢;意味著我們吃那些國家檢疫部門檢查通過的食品都害怕中毒;意味著我們過去不敢坐汽車,現在連高速火車都不敢坐,不是因為事故本身,而是因為出了事之後你們做得如此讓人寒心;
你們每天都在撒謊,你們每天都在說面子話,你們每天都在遮掩事實。結果現在怎麼樣?
現在你說高鐵安全,老百姓不信。
現在你說油應該漲價,老百姓不信。
現在你說新聞都是真的,老百姓不信。
現在你說國家公務人員都是優秀的,稱職的,老百姓不信。
現在你說要改善農民生活,老百姓不信。
現在你說官商不勾結,老百姓不信。
……
但是,老百姓現在至少還對你有所信任。
老百姓還信他到老了能領到退休金,保險金。
老百姓還信他的房子有70年使用權。
老百姓還信他存進銀行的錢能取出來。
老百姓還信他有一定的言論自由。
老百姓還信他能在一定程度上用輿論來監督政府。
老百姓還信他只要努力就能過上好日子。
老百姓還信軍隊是人民的軍隊。
如果有一天,你連這些信任都失去的話,那你將面對怎樣的中國?你敢想像嗎?
老百姓不再交保險,因為他覺得交也白交。
老百姓不再買房子,因為他覺得買了房子也不是他的。
老百姓不再往銀行裡存錢,因為他害怕有一天經濟危機了取不回來。
老百姓不再說話,因為他覺得說了也會被屏蔽。
老百姓不再努力,因為他覺得努力也過不上好日子
老百姓不再消費、不再旅遊、不再坐車、不再吃袋裝食品、不再參軍。
如果有一天,中國走到了美國的那一步,到了用最後一招的時候了,然後你站出來說:「你們放心地借錢吧,放心地花錢吧,有政府呢,政府給你們擔保。」結果老百姓說,我不信。你要怎麼辦?
如果這篇文章被刪了,沒什麼,只不過我們多了一份不信任。
- 關鍵字搜索:
- 我親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