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房價調控請不要鑽牛角尖(圖)

 2011-04-05 14:0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按照新「國八條」的部署,3月31日將成為地方政府公布房價控制目標的截止日。但據統計,已經出臺房價控制目標的城市,其目標大多為「漲幅參照GDP增速」,同時,尚有多個城市沒有拿出房價控制目標。

經歷了一輪又一輪「史上最嚴厲」地產調控政策後,房價依然只升不降。在各種招數都不見效果的局面下,中央政府只好不講道理的要求各地出臺「房價控制目標」——什麼辦法不重要,反正你得把房價控制住。

房價高漲的病根在哪裡?這個問題一直沒有人能回答得清楚。因為歷年來,房價上漲背後的那個「罪魁禍首」總是在不斷變化。

最開始,抬高房價的是黑心的房地產商人,他們捂盤惜售、製造房源短缺局面,並以不斷提價的手段「逼迫」人們買房,為了賺取暴利而推高房價。隨後,房價背後的推手又成了炒房團、江浙、山西等地的民間游資,甚至包括海外熱錢,他們都在十幾套、幾十套的大批買房,囤積房源,並在推高房價後伺機出手牟取暴利。

再往後的一輪房價上漲推手成了「央企」,他們藉助雄厚的資金實力,不惜投入重金爭搶「地王」,在房子未蓋成之前就讓樓面地價漲過新房價格。而當人們知道「土地財政」是地方政府主要的收入來源時,推高房價的「幕後元凶」又成了地方政府。

除了這些不斷變化的「漲價推手」之外,很多經濟和社會的因素,也成為房價上漲的誘因。比如所謂的「剛性需求」和「丈母娘需求」,再比如經濟學者們討論的「貨幣超發」、「貧富差距」和「資產泡沫」。總之,房價不斷上漲,解釋房價上漲的邏輯也在不斷變化。

上述原因,似乎都能對房價上漲做出解釋,而政府也有針對性地開了一張又一張猛藥方子,但為何高房價之病非但不見好轉,反倒越發嚴重呢?要麼是病根沒找準,要麼是方子沒開對。而從每次調控政策的針對性而言,看似都在「對症下藥」——如果方子看上去都是對的,問題卻解決不了,那還是病根沒找到。

無須諱言,從房價上漲的結果來看,歷次房地產的調控政策都不成功。不成功的原因無非有兩個,要麼是房價本身不可調控,要麼調控行為是錯誤的。而從歷次的調控努力來看,政府似乎從來不認為房價不可調,那麼,調控政策不成功的唯一原因,就是調控者自身出了問題。

回顧大多數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有很大一部分是讓房地產市場的供應者強製出局。不論是要求央企退出房地產市場,還是提高開發房地產的資金門檻,都在以減少房地產的供給者為目標,這種政策只能造成供應短缺,反而推升價格。

而最新的房地產限購政策雖然表面上限制了需求,但政策的著力點主要放在中心城市。中心城市的房價,已遠超普通老百姓的購買能力,限制或不限制,對於大多數人的意義已經不大。而如此限購,卻很可能將購房的資金和熱情推向二、三線城市,把中心城市的房價問題推向全國。

價格是最為重要的市場因素,它不是行政力量能輕易管住的。如果不找到問題的根本,以「宏觀調控」之名行「計畫經濟」之實,簡單、粗暴地強行干預價格,這本身就是違背市場經濟規律的錯誤舉動。而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強求一個好的結果,就更加顯得荒謬。

真理越辯越明,我們也許不知道房價的真理是什麼,但在一輪輪「調控-漲價-再調控-再漲價」的循環中,我們也漸漸看清了一個道理:房價是調控不下來的。或許,大多數人也已經接受了高房價的現實,或「逃離北上廣」、或繼續租房、或放棄住大房子的夢想。總之,老百姓早在政府之前,做出了面對現實的選擇。

不知道地方政府承諾了房價控制目標後,如何去實現它,但這樣的做法,對房價頑疾而言是換湯不換藥——病根依然沒找到,藥方卻由「過程式控制制」變成了「結果控制」。可是,如果政府真的能控制房價,為何房價還會越調越高呢?

面對房價的節節攀升,我們也不知道正確的解決之道是什麼,但我們相信這個解決方案是存在的,只要讓全社會充分、開放地討論,就一定找得到。在沒有找到更好的辦法之前,至少應該先停下來——如果一貫的做法被證明已經無效,什麼都不做,總會好過沿著錯誤的路走到黑。

一個不願認錯、甚至喜歡在錯誤方向上鑽牛角尖的人,很難找到正確的辦法。也許從當事人的角度看,正確的辦法出不來,就不能證明過去是錯誤的,但正確還是錯誤,不是用「辦法」證明,而是讓「結果」說話。一輪輪的調控帶來一輪輪同樣的結果,如果執意要按老辦法走下去,結局只會是更失敗。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投資者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