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嚴母育兒理念引千層浪

為「甜」當「辣」媽

 2011-01-25 09:2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記者宋傑綜合報導】年僅17歲的華裔少年吳一凡近日獲美國著名的茱莉亞音樂學院年度協奏曲比賽第一名,並在紐約林肯中心與茱莉亞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合作公演。隨兒子來美陪讀的吳爸爸表示,在兒子學琴過程中,鍛練出來做事堅韌不拔的毅力已是最寶貴財富,所以將來無論孩子選擇的路是什麼,都一樣支持。無獨有偶,有「小諾貝爾獎」之稱的年度「英特爾科學獎」(IntelScienceTalentSearch)2011年入圍高中生的提名榜又讓華裔孩子大放異彩,300名初選入圍高中生中,共有約百名華裔少年入圍。中國傳統的教育理念顯然有助於孩子成功,這也是為什麼讓西方人士又愛有恨

教養子女招徠公議 中美方式各有千秋

最近,耶魯大學法學系教授蔡美兒(AmyChua)帶著她的新書《虎媽戰歌》傲然獨立於為人父母者的面前,成了全球家長中「嚴慈」型的代表人物。她教養女兒的「中國媽媽的方式」激起了人們的熱烈爭論,各階層人士見仁見智,褒貶不一。

1月8日,《華爾街日報》書評版以《為什麼中國媽媽比美國媽媽好?》為題,刊登了新書的部分章節,結果引發中美教育理念之爭。很快在《華爾街日報》英文網和Facebook上分別獲得4千多條和約10萬條的評論。蔡美兒本人也收到成千上萬封威脅信件,許多人指責她「虐待兒童」和「醜化亞裔」,不過,網站讀者投票顯示,60.7%的美國讀者認同嚴厲的東方家庭教育方式。

如何教養子女是為人父母者永恆的課題。近代隨著多元文化的交融,東西方育兒經的優劣和衝突也令人不得不直面視之。

誠然,今天在哈佛、耶魯等美國頂尖的大學校園裡不乏華裔面孔,各類學術大賽中亦不乏亞裔的姓名,他們無疑是人類的精英,事業成功人士,他們驕人的成就裡不僅有聰穎的天資,幸運的機遇,還少不了父母苦心的關懷和教養。

在人們的印象中,東方文化模式的「父母心」是對子女「恨鐵不成鋼」式的高期望和苛責。而西方的教養方式則較為隨其自然和寬鬆。

1962年在美國出生的蔡美兒,目前是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她的父親是從菲律賓移民美國的華人。她在《虎媽戰歌》中闡述的中國媽媽教育子女之道,大致秉持了中國傳統的「專制」教育。使她獲得「辣媽」、「悍媽」的稱呼。

蔡美兒舉了一個例子,講述她如何教7歲女兒路易莎學習彈奏一首複雜鋼琴曲。由於彈那首曲子時,兩隻手需要有不同的節奏,路易莎總是掌握不好,最後還沮喪地撕碎了樂譜。蔡美兒把樂譜用膠帶粘在一起、壓平,然後強迫她回到鋼琴旁。

當母女衝突變得白熱化時,蔡美兒直接警告路易莎「別再懶惰、膽怯、任性和可悲」,還威脅取消她未來幾年的聖誕禮物、生日禮物,甚至威脅不給她吃飯。蔡美兒的做法遭到了丈夫傑德私下的不滿,但她卻不為所動,繼續要求女兒練琴,從晚飯後一直練到夜裡,中間不讓她喝水或上廁所。

蔡美兒屬虎,她在文章中解釋道,「虎」被認為是力量和權力的象徵,可以激起敬畏和尊重。作為「虎媽」,她認為自己應在女兒們的日常活動中掌握絕對的權力,並要求她們任何時候都要遵循嚴格的標準。她有九大「家規」,教授媽媽絕不允許兩個女兒:夜不歸宿;參加孩子們集體遊戲活動;參加學校戲劇活動;抱怨不能參加學校戲劇活動;自己選擇課外活動;看電視或玩計算機遊戲;成績拿不到A;任何一科的成績拿不到第一(體育和戲劇除外);學習彈奏樂器(鋼琴或小提琴除外)。

在她的教育下,兩個女兒4歲就開始閱讀薩特的文章。長女索菲亞14歲便在卡內基音樂廳登臺表演鋼琴獨奏。路易莎在少年交響樂團中擔任主要演奏者,此外功課果然門門拿A。

關鍵是,兩個女孩並非外界想像的毫無衣著品味的書獃子。相反,她們舉止文雅,而且和媽媽感情很好,還敢開媽媽的玩笑說她「瘋了」。

蔡美兒認為,西方家長對孩子的寬容超過了教育。西方家長把追求個人意願的想法浪漫化了。蔡美兒還寫道,中國媽媽可以對女兒說:「胖妹,減減肥吧!」相反,西方父母只能躲躲藏藏地談這個話題,說的都是「健康」之類的話,從來不提「胖」字,而他們的孩子到頭來還是因為飲食失調和自卑而接受治療。她舉例,如果你放任一個10歲大的孩子選擇追求他的意願,那麼最後他只會在「臉譜」上玩6個小時。

美國媒體認為,如果家長的目標是讓孩子成為做事效率高的成功人士,那麼中國的母親們無疑比多數美國媽媽更勝一籌。但如果將成功簡單地定義為「高分」、「獲獎」,那麼教育出來的孩子肯定是「疲憊不堪的」、「能力低下的」、「不健康」的兒童。

一位美國大學教授說,經常有來自中國大陸的留學生給他當助教,但這麼多年來只有一個人在英語水平和科學背景方面達到要求。這些中國留學生充斥在美國大學的研究生院中,但能達到他的要求的人非常少,因此談不上成功。

許多人認為中西教養方式不必對立,父母大可集兩者之優點。事實上,很多華裔媽媽是慈母,華裔孩子學業優異,考取名校的比例較高,媽媽的關愛功不可沒。許太太15年前移民到美國時兒子只有6歲,2008年兒子Tim同時被哈佛、史丹福等數所名校錄取,在大學二年級的暑假,Tim又獲得去谷歌公司實習的機會。有教子有方的許太太提出以「美國式的操作實現中國式的期望」之經驗之談。她認為中美結合的教育方式比較好,強迫式的管教往往會事與願違,因為強勢的孩子會反叛,弱勢的孩子會感受壓抑,產生心理問題。華裔媽媽對孩子嚴格要求,樂於幫助孩子設定目標並敦促他們努力實現目標,這是好的。但在實際運作中,要學習美國的教育方法,尊重孩子的想法,啟發孩子的潛能,使孩子在取得成功的同時也獲得自信。許太太深有體會,許多華裔媽媽的確比一般的美國媽媽付出的多,生活中從一日三餐到輔導功課,在互動的過程中不僅給予孩子溫情和鼓勵,也增進了交流和信任。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也不認同蔡美兒的方法,認為這樣霸道的母親很難教育出像微軟創始人蓋茨(BillGates)般的傑出人才。

更多華人媒體也稱,中美育兒經各有長短不可偏廢,如同蔡美兒中國媽媽似的「專制」教育,是否能持續,只有時間能夠證明。一個疑問是,她完全不顧女兒的感受,孩子長大後,是否會憎恨她?

不過,蔡美兒後來也表示,其實最好的教育是在中國和美國式教育方式上取得平衡。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