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寒冰:「中國製造」何以比國外貴
出國購物,最大的感慨是,標注「MADE IN CHINA」的商品,不僅質量有保障,而且,價格比國內便宜好多。到美國時,我曾經對十幾種商品的價格與國內進行比較,發現價差最大的超過了50%。也難怪,國人為何在國外一擲千金,大包小包往回拎了。
問題是,「MADE IN CHINA」的商品,漂洋過海,何以比國內還便宜呢?
這是一個奇怪但並不有趣的現象。
商品在出廠以前,並沒有明顯區別。區別在出廠後。
國內的商品雖然沒有遠渡重洋,但是,歷經重重運輸關卡,運輸成本外加各種亂罰款、亂收費,累加起來,比國際運輸路線更昂貴。據報導,全世界收費公路14萬公里,其中有10萬公里在中國,佔了全世界70%。交通部規定40公里設一收費站,而有些地方政府規定,高等級公路每20公里甚至更短路程就可設1個收費站。
過了公路關卡,面臨著高昂的進場費。商品無論進入商場還是超市,都面臨著上架費、月返費、廣告費、促銷費、年節費、毛利補差、條碼費、端頭費等等,另外還有促銷活動中的條幅、花籃、空飄、地貼、牆貼、燈箱、DM特別廣告、人員管理等費用。除此,還有各種暗箱操作的費用,否則,自己的商品就可能被擺放在極偏僻的位置。
由於商家、超市收取了遠高於國外同業者的費用,獲取了更高的利潤,根據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原理,這些都被納入到價格當中,轉嫁給了消費者。
再一個是由誠信缺失增加的成本。國外的商家與生產廠家打交道,誠信度一般都比較高,合同一旦簽訂,大都會認真執行。這大大減少了交易成本。而生產廠家與國內的商家打交道,經常面臨著賬款拖欠,遲遲追討不回的風險。為了避免這種損失,廠家大都會提高價格,而這些成本也基本上轉嫁給了消費者。
除了這些原因,貨幣是一個更重要的因素。不妨以中美兩國的貨幣量做比較。2010年6月末,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餘額為67.39萬億元(折合9.9萬億美元),2010年6月末,美國M2是8.6萬億美元。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比美國多出1.3萬億美元。截至今年9月,中國的M2比美國已高出20%多。
這意味著,同樣的商品在中國所對應的貨幣量,遠遠大於在美國所對應的貨幣量,或者說,當下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其實是被高估的,人民幣並無任何升值的空間。匯率的扭曲,使得出國後,以人民幣兌換成美元後購買的商品價格更便宜。
「中國製造」在國內比國外貴的現象,折射出來的其實是一系列深層次的問題,非常值得我們深思。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關鍵字搜索:
-
時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