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強:限購令告訴了我們什麼?

當冰化了時,大家知道春天要來了;當樹葉黃了時,大家知道冬天要來了;當加息時民眾知道通脹要來了;當市場中對某些商品或某些人進行購買的限制時,告訴了我們什麼呢?

為了遏制通脹,政府通常會用貨幣政策來調控,但擔心內外經濟的惡化,不能用貨幣政策或市場化政策調節時,政府就不得不用行政的手段進行控制。就像地區治安不穩定或出現颱風、地震等災害時,政府會宣布緊急戒嚴一樣,政府也會對經濟運行或價格進行強制性限制。中國的房地產大約就面臨著這種緊急戒嚴的狀態,為了通脹而不得不犧牲的資產價格。

中國的CPI與PPI都在高漲,因此當房價以環比0.2%的速度,這個低於CPI與PPI的增長速度爬行時,實際就是在縮水與降價,其低於其它生產要素的漲價部分正反應的是名義價格的增長部分。但市場似乎寧願接受負利率,也不願用名義價格與實際價格之差去看待房價的下跌。

為抑制房價的過快上漲與供求失衡,政府出臺了限購的政策,用抑制需求的方式緩解供求的矛盾,但限購告訴這個市場供不應求是市場中的矛盾、是導致價格變化的主要矛盾。由限購引發的庫存上升銷售下降並非反映市場的真實需求、並非是長遠之計、並非是需求被滿足之後的釋放。

同時限購還告訴人們,房價將繼續上漲。

資金總是流向最可能獲取暴利的地方、流向風險最低獲利可能最高的領域,沒有哪個傻瓜會將資金投入於風險高而獲利能力最低的國家、地區、領域。而國家發布的限外令恰恰正是告訴市場中國的房地產是風險最低而獲利可能最高的領域。

為什麼2009年拉動中國經濟增長時要放鬆對外資進入中國房地產領域的管制呢?因為房價在下滑中會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希望有更多的資金來消化這些庫存,增加鋼材、建材、投資等領域的增長,因為那時房價中的風險較大。

而時過境遷,今天中國的經濟在高增長,通脹的壓力加大、資產價格隨通脹而上升的壓力加大。雖然短期內可以用戒嚴的辦法按住需求,但不可能長期的限制需求、限制中國經濟的動力因素。那麼今天被政府按住的資產實際價格一定是遠遠低於資產的名義價格的,早晚這兩者之間會有一個平衡的過程,因此今天的限外令恰恰是明明白白的告訴外國資金不能給你們這個發財的機會,不能讓外資佔這個通脹帶來的資產增值的便宜。

正像冰化了告訴人們春天快來了一樣,限購令與限外令正是告訴市場也許短期內價格在政策的壓力之下會波動或下降,但長期這個資產的價格仍會回升,否則又何須擔心已經生產出來的商品會被賣掉呢?不管這個商品被誰買過,難道生產出來的商品不是為了讓別人買走嗎?難道種出的莊稼不收穫是為了爛掉在地裡嗎?

沒有人會反對在緊急情況下實行戒嚴令,也沒有人反對應對市場調控,但用什麼辦法調控,調控的措施反映了一種什麼樣的信號則不能不讓人反思。如果有更好的市場化辦法,也許就不應用讓政策反映出讓社會產生逆向信號作用的辦法。

我們不願看到房價的暴漲,更不願看到國家政策中任何反映價格可能繼續上漲的措施。該用貨幣政策和資金價格的辦法來調控了,但這反而更容易吸引更多的外資來撈一把。這真是個兩難的選擇,但為什麼就不能加大供給呢?這一直是個問號。

本文留言

作者任志強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