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千里的物價,一覽無餘的工資

近日,大量深圳居民赴香港購物。從1.1港元一包的天然海鹽、30港元一大瓶的家庭裝飄柔、28港元36包裝的得寶紙巾……訪港客熱衷的不再是奢侈品和進口化妝品,而是每天都會用到的生活必需品,甚至還有大桶有機醬油。(11月4日《揚子晚報》)

真應了那句古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過去香港被內地遊客視為購物的天堂,到天堂裡購買的都是高級珠寶,進口化妝品之類的硬貨。現如今,在高物價的壓迫下,購物車裡開始混雜著洗髮水,衛生紙和醬油這些散發出市井味的生活必需品。

短短的數年,香港和內地就完成了角色的互換,這樣的互換遠遠看上去似乎很養眼:內地人不再像沒見過世面的暴發戶,一擁而上圍住櫃臺搶購奢侈品,而是可以像逛自家門口商店一樣,悠閑的在港選擇生活日用品。多麼愜意的一幅畫面啊!

然而,靜下心來會發現,這種角色轉換其實是非自願的,是受到某種外來因素脅迫的,這個外來因素就是高物價。

毋庸諱言,高物價現在已是繼高房價之後又一座壓在國民頭上的大山。先不用遙想30年前的冰棍幾分錢一根,豬肉幾毛錢一斤,也不必追憶20年前一塊錢能買多少白菜,五塊錢能買多少雞蛋,只須想一想三年前大蒜多少錢?兩年前綠豆多少錢?一年前蘋果多少錢?想起來了吧,什麼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早落伍了!

再看我們的收入,三年前月收入800的,現在可以掙到1200了,收入1000的現在變成1500了,僅從數字上看,收入都提高了。但不要忘記人活著要吃喝拉撒,前段時間,有網友在網上晒自己的月消費清單,引來上千人跟帖,看完後只覺得鼻子酸酸,眼窩發熱,現在不妨轉來給大家看看:

我月收入1000元。每頓飯:2元乘以3頓=6元,坐公交來回:2元,抽5塊一盒的煙。5+6+2=13元乘以30天=390元,房租:290元。 390+290=680元。電話費:50元,網費:70元,電費:30元,水費:10元,680+50+70+30+10=840元。1000元-840 元=160元。這160元必須攢著,留著買洗衣粉、牙膏等生活必需品!

看完後,有何感想?不敢算細賬啊!現在物價漲得這麼厲害,真不知道這名網友現在上哪去找一頓飯僅需2元錢的地方。真的不敢再想下去了!如果說「蒜你狠」、 「豆你玩」加上今年的「蘋什麼」之類的炒作,民眾還能抱著看熱鬧的心理,現在所有商品的價格都被高物價的大火引燃了,工資還不漲嗎?既然是市場經濟,勞動力現在也是供不應求,價格為何就一直提不起來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北極熊在奮鬥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