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家美國媒體《赫芬頓郵報》評出了全球九大污染城市,山西臨汾高居榜首。這家報紙說臨汾空氣污染極為嚴重,當地人生活一天吸入的有毒氣體相當於吸了三包香菸;如果將剛洗完的白襯衣掛在室外,晾乾以後就會發黑。
很快,山西省環保廳作出了反應。說《赫芬頓郵報》的相關報導與事實嚴重不符,所引用的數據是幾年之前的。如今的山西在生態環境治理方面進步很大,臨汾的綜合污染指數有了大幅度的下降,空氣品質在全國113個重點城市中,由2005年的113名、也就是倒數第一,上升到2009年的第29位,上升了84名。
平心而論,山西省環保廳的態度還是相當克制的。只是提出了一系列最新數據,說明臨汾環境已經發生了重大的改善。我想這是正常的反應。自己有了進步,總是希望別人能看到,誰也不願意永遠戴一頂污染第一的黑帽子。而且一家名不見經傳的美國媒體,其權威性恐怕也不那麼高,報導失實也是完全可能的。
有意思的是一位叫李景平的先生,是山西省環境文化促進會的,寫了一篇長文章,題目是「美媒炒作臨汾污染是製造媒體上的‘污染’」,對《赫芬頓郵報》大加駁斥。這也是很正常的。媒體也需要監督、需要反批評。
但是李先生接下來就變成了情緒激烈的大批判,他寫道:「無論臨汾環境如何改變,但關於臨汾污染的消息,幾乎沒有改變;無論美國媒體怎樣出招,但關於臨汾污染 的說法,幾乎都源於‘鐵匠’研究所。如此而已,中國媒體已經習以為常了,中國媒體已經近乎麻木了。美國媒體怎麼說,中國媒體就怎麼轉;美國媒體怎麼登,中 國媒體就怎麼載。美國媒體在美國,而臨汾就在中國,難道中國媒體採訪、調查、評價臨汾,比美國媒體還不如?中國媒體就任意跟著美國媒體說話?我們自己的話語權呢?」
李先生最後把問題歸結到中國媒體的話語權,這實在是很深刻。李先生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難道中國媒體採訪、調查、評價臨汾,比美國媒體還不如?」這個問題使我回憶起自己在一年以前曾經做過的一個節目,題目是「為什麼美駐華使館空氣污染數據大受歡迎?」
北京人不太相信北京環保部門在網際網路上公布的空氣品質的數據,反而對美國大使館公布的數據表示了熱烈的歡迎。美國大使館瞭解到這個情況之後,十分緊張,立即進行瞭解釋。大使館發言人謹慎地表示,美國使館設立監測站的主要目的是維護自己工作人員的健康,而且一個監測站的數據不能代表整個北京的空氣質量。
讓我來說這裡面有個信譽的問題。李先生的問題是「難道中國媒體採訪、調查、評價臨汾,比美國媒體還不如?」,我覺得這是明知故問。一般而言,在中國境外媒體比國內媒體可信;外省媒體比本省媒體可信,這是常識。背後則是制度問題、利益問題。
李先生的第二個問題是「中國媒體就任意跟著美國媒體說話?我們自己的話語權呢?」這問題就問得更深刻了。是啊,我們自己的話語權呢?李先生是山西省環境文化促進會的,怎麼也算是一位瞭解情況的環保人士了。李先生認為中國的媒體可以真實報導環境問題嗎?在這種無奈的現實面前,中國媒體進口一些揭露環境災難的負 面消息,那也是新聞人在盡一份自己的責任呢。
是啊,我們自己的話語權呢?我認為不應該拿這個問題去質問媒體;真是條漢子,去問問那些掐著中國主編、記者喉嚨的人。總而言之,這件事、這些反問,還真是有那麼一點兒魔幻色彩的。
(文章只代表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根據錄音整理,未經作者審校)
- 關鍵字搜索:
- 中美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