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文化審核體制毀滅了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契機

作者:劉小波  2010-08-08 01:0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小波按:中國的文化只在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有過一段時期短暫的輝煌,這還是假「撥亂反正」的政治大環境。「和諧社會」:失去了批判意識的中國,主流社會歌舞昇平,焉能妄言藝術繁榮?

說到文化,下面一篇關於電影藝術的文章只是泛談了「中國電影的硬傷」。更令人憂慮的是:沒有「自由」的國度,「專業作家」們再怎麼努力地「深入生活」,也難以寫出無愧於時代的作品。而且:恐怕不是「不合時宜」就是妄想意淫。意淫的對象:是素面的鐵網和高牆。

我敢說:不是中國沒有富有良知、才華卓著的作家、詩人、導演、藝術家,而是文化審核體制在作怪,專制的體制一而再、再而三地毀滅了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契機。

歷數中國電影硬傷。

與港臺、歐美電影相比,中國電影有幾個比較明顯的硬傷:
  
一大硬傷,中國影視劇出不了《越獄》和《肖申克的救贖》。美劇《越獄》和《肖申克的救贖》在世界範圍內都有較大影響,也備受中國觀眾追捧。但非常遺憾的是,中國導演拍不出《越獄》這樣的題材。美劇《越獄》和《肖申克的救贖》以正面形象描述一個蒙冤越獄的犯人,這在中國影視是很難想像的,怎麼能將罪犯描繪成正面陽光的形象呢?這不是污蔑我們的和諧社會嗎?所以,中國影視劇中的罪犯一律都是壞蛋,一式形象猥瑣、心地邪惡。但是,中國的罪犯也未必都是邪惡的,好比佘祥林、趙作海這樣的昔日罪犯都是被冤枉的。
  
二大硬傷,中國電影出不了《無間道》。香港電影《無間道》故事驚險曲折,屢獲大獎,電影描繪了警察內部的勾心鬥角、警匪一家,但其深層內涵卻深刻的折射出人性深處的陰暗。好萊塢根據這部電影改編的同名電影也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大獎。但很遺憾的是,好萊塢可以移植香港的《無間道》獲獎,而中國導演卻不可能拍攝類似《無間道》的題材,因為這有違中國人民警察的光輝形象嗎!
  
三大硬傷,中國拍不出《阿凡達》。美國大片《阿凡達》從中國觀眾的腰包裡賺得盆滿缽贏。但很可惜的是,中國導演拍不出《阿凡達》。首先是中國導演們缺乏想像力;其次,《阿凡達》電影中美國大兵是殖民者形象,美國大兵對潘多拉星球原居民進行野蠻拆遷,顯然這種形象和光榮的人民解放軍形象嚴重不符。試想,如果中國導演拍一部國產《阿凡達》,內容是人民解放軍在潘多拉星球上野蠻拆遷,這成何體統?因此,中國電影拍不出《阿凡達》。
  
四大硬傷,中國電影根本就沒有真正的警匪片。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如中國電影的這種警匪片,警察永遠正義凜然,匪徒永遠窮凶極惡。這種電影觀眾根本不用看就猜得出結果:警察戰勝罪犯,正義戰勝邪惡。很容易猜得出結果的電影還能叫好電影麼?因此,中國沒有真正的警匪片,只有警察罪犯玩過家家的好人抓壞人兒童劇。
  
五大硬傷,缺乏雅俗共賞的法律題材電影。中國電影和美國電影有一個弔詭的區別:美國社會很講法制,但美國電影卻很少講法制,比如《蝙蝠俠系列》、《蜘蛛俠系列》實質就是鼓勵私設公堂、替天行道;美國大片《守法公民》的男主角受到司法機關的冤枉後採取了瘋狂的報復。因此,我們會發現美國法律題材電影的一個有趣現象,美國電影中大肆鼓吹行俠仗義的情治色彩,而現實美國社會卻是法制社會。而我們國家則恰恰相反,現實社會情治色彩濃厚,但中國電影中的法院、警察、律師都很講法制,而現實生活中卻屢屢有趙作海、佘祥林這樣的違背法制的冤案。從這種程度來看,顯然,中國同類電影嚴重缺乏娛樂精神,過於嚴肅法制了!
  
六大硬傷,中國電影嚴重脫離現實。其實中國電影有很多可以拍攝的深刻的現實題材,比如楊佳的心路歷程,比如殺人狂魔馬加爵的社會根源,比如賴昌星、陳良宇、成克傑、胡長清的戲劇人生……但是很可惜的是,中國導演在這方面的涉獵是一個空白,中國導演只會煽情,只會雲山霧罩的、一本正經的說教,只會玄而又玄的胡扯什麼東方哲學,拙劣的模範美國大片,卻模仿不了美國影片的現實性、批判性、娛樂性、商業性、幽默性。於是,中國導演整天沈迷在黃袍、馬褂、辮子、太監、才子、佳人的老掉牙的發黃故事裡,他們的影視作品散發著一股故紙堆的糜爛氣息,毫無時代氣息和創新精神。
  
七大硬傷,缺乏幽默,缺乏娛樂精神。中國電影的審查管理部門缺乏幽默感、缺乏娛樂感,過於敏感,所以張藝謀的最具代表性的優秀電影《活著》遲遲不能與國內觀眾見面,卻在國外屢獲大獎;姜文的《鬼子來了》也讓某些人捕風捉影的覺得有損中國人形象,雖然《鬼子來了》被評為當代中國優秀電影,卻少有中國觀眾看到。因此,筆者覺得中國電影太死板、太脫離現實、太道學面孔的重要根源是我們的體制環境缺乏幽默感,過於神經過敏。一個神經過敏的人很容易受到心理刺激,一有風吹草動便草木皆兵,最終導致整個中國社會、中國人、中國導演都缺乏真正的幽默感。趙本山、葛優、範偉那種那種僵僵的、壞壞的、邪邪的笑容便會在中華大地上風行一時,這樣的土壤上誕生的當代中國電影自然缺乏關鍵的愉悅大眾的娛樂性。中國人應該學會開開雅俗共賞的玩笑,無論是生活還是電影!
  
可見,犬儒文化才是中國電影的最大硬傷,也是中國文人的最大硬傷。知識份子的犬儒化導致魯迅式風骨文人成為絕種,知識份子群體的重要部分--導演和編劇們的犬儒化,自然導致中國電影成為逃避現實、脫離現實,沈迷在子虛烏有的歷史幻境和低俗情調的犬儒電影。
  
中國電影的未來是走出犬儒文化氛圍的困境,這需要全體中國人的努力,而不僅僅是中國導演們。

原文《犬儒化是中國電影的最大硬傷》: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bc7d930100kula.html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