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的發展使奇奇能夠完成很多以前不可能的事情,為世界各地的學生們上課,作演講。僑報記者張芷毓攝
奇奇(右一)如此燦爛的笑容是她快樂的最好明證。 鄒奇奇供圖
鄒奇奇在為加拿大的學生們講課,題目是如何寫讀後感。
僑報記者張芷毓攝
爸爸約翰(John Svitak)天天為兩個女兒講故事。 鄒奇奇供圖
鄒奇奇曾被美國媒體譽為「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3歲開始閱讀各種書籍,6歲時開始用筆記本電腦寫作,8歲時出版12萬字的故事集《飛揚的手指》轟動美國,11歲與姐姐鄒希希合作出版詩歌集《飛揚的手指》。鄒奇奇也被美國廣播公司譽為「美國文壇小巨人」。
12歲 桃李滿天下
被媒體譽為「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美國文壇小巨人」時,她不到八歲。站在TED、西雅圖綠色節(Green Festival)主講台上侃侃而談大人能從孩子那裡學到什麼時,她只有12歲。這個有著一半華裔血統的女孩鄒奇奇(Adora Svitak)屢屢讓世人驚訝,小小的人兒怎麼會對從寫作,到教育、政治、經濟、宗教、環保、女權這麼多大話題持有自己的主張?
鄒奇奇的家位於雷德蒙市(Redmond,該市與西雅圖毗鄰,是微軟總部所在城市)一棟不起眼的平房裡。記者在她媽媽鄒燦的引導下來到地下室,遠遠就聽見奇奇的聲音,鄒燦告訴記者奇奇在給學生上寫作課。看到奇奇時,她正站在一幅投影屏幕前,對著個大電視機嚴肅地說著話。藉助遠程視頻等高科技,12歲的奇奇在家中,為世界各地的人講授寫作技法。她的學生從5歲到50歲,從美國到加拿大、英國,說是「桃李滿天下」也不為過。
奇奇第一次走入公眾的視野,是因為七歲的時候,即2005年出版了一本12萬字的作品《飛揚的手指》(Flying Figners),書中多是她創作的童話等等,然而故事中所涉及的歷史、地理、文化、宗教、政治元素卻讓人不得不刮目相看這個兒童作家。經由CNN、ABC、NBC、《西雅圖時報》(Seattle Times)等媒體的挖掘,人們更是瞭解到奇奇的「奇」:三歲開始自己閱讀,四歲嘗試創作,六歲開始在筆記本電腦上寫作;她每分鐘可以寫80到112個字,每天都要讀兩三本書,每年要寫超過33萬字。
遠遠超越同齡人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成就了鄒奇奇的與眾不同,但和很多天才兒童的曇花一現相比,奇奇卻在更多的領域展現自己的「天才」,樂於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天才」。她開堂授課,把自己的寫作心得和更多人分享。奇奇自己獨立備課,一張張頗具專業水準卻又不失童趣的演示文稿讓她的講課條理清晰、邏輯縝密。她說自己很享受給人上課的感覺,「站在講台上,把自己的想法傳遞出去,就像是體育項目那樣令人興奮,所不同的只是更加學術性」。
奇奇上課不是一個12歲的孩童在玩「家家酒」,她是受邀上課,他人會支付其課時費。經過300多場視頻或現場授課的錘煉,奇奇已是一個資深老師;在設想自己未來的時候,她直言教育領域的職業會是自己的首選,無論是教師,還是聯邦教育部長。
大人應向孩子學習
12歲的鄒奇奇登上LED演講臺演講一開始就似乎要對平時被人看低而憤憤不平。她特別不喜歡小孩子氣這個詞,想想看,當別人說你小孩子氣的時候,那是一種很好的感覺嗎?但在鄒奇奇看來,恰恰是那些最瞧不起小孩的大人更需要向孩子學習。那麼孩子身上有什麼值得大人學的呢?
有些孩子曾通過他們的實際行動向世人表明,那些做出改變世界的舉動的也可以是小孩。比如安妮•弗蘭克就是最好的例子。
大人往往會說小孩子思想單純,甚至是常常責怪小孩子,認為他們不能理性的思考。但鄒奇奇指出,也許恰恰是一定程度的非理性思維,才是現今社會最需要的。很多人有非常不錯的想法,但往往因為一些環境或其他因素的侷限,而不能邁出實際的行動。但小孩子則往往毫無畏懼,他們可以天馬行空的想像一個他們渴望的未來,並且為了追逐那個夢想,想做就做,這也許確實值得大孩子學習學習。
鄒奇奇還舉了一個小孩子做玻璃模型的例子,來說明孩子的無限創造力。華盛頓有一家博物館專門為小孩子搞了一個創造力大賽,孩子只需把他們心中想像到的形象通過畫筆或其他工具畫出來,而後玻璃師傅就會幫助他們把那種形狀的玻璃吹出來。你看看那些精彩的作品,就能明白孩子想像力多麼豐富。
筆下主人翁有主見
在媽媽鄒燦眼裡,奇奇是一個快樂的孩子,因為今天的奇奇並不是強行塑造而成,而是「耳濡目染,自然長成的」。奇奇有一個大兩歲的姐姐希希,鄒燦說,希希一兩歲的時候,自己和她爸爸就會給她講故事,所以奇奇等於是出生就開始聽各種各樣的故事了;「我們講的故事不是所謂的幼兒讀物,而是依據我們自己的喜好,讀我們自己喜歡的書給她們聽,言傳身教,到後來,我們就鼓勵她們讀書給我們聽,哪怕是一小段,她們會覺得自己很能幹,很有用,也就更喜歡讀書」。
兩個女兒,鄒燦給予同等的關注,同等的自由。「她們的成長方式,她們自己選擇,」鄒燦說,孩子要讀的書,他們從不設定選擇的限制;而在教育方式上,在完全接受一段時間家庭教育後,希希決定要去公立學校上學,而奇奇選擇繼續在家上學。
從奇奇創作的故事中看到奇奇成長的影子:奇奇創作的《危險之旅》講述一個女孩在舅舅的船上經歷了叛亂和海盜船的多次襲擊,由嬌弱、傲慢的女孩變成一個小小的女鬥士。「她筆下的主人翁通常是一個有主見、爭強好勝的女孩子,」鄒燦說,「這樣的成長是我們樂見的。」
心理測試年齡60歲
除了講閱讀和寫作,奇奇會對成百上千人「說教」,倡導自己認為正確的理念。很多時候,她的個頭都沒有演講臺高,墊上腳凳,才能夠到麥克風。這一幕常引起台下眾人的輕笑,但奇奇會以自嘲的方式化解尷尬,並以後續睿智的演講令眾人折服讚嘆。
她拿小布希開涮,尖銳地指出:「歷史告訴我們,當政體害怕統治失控時,它就會變得暴虐」;她也拿自己的父母說事,稱成人雖有豐滿的錢包、巨大的權力,但「他們的壞習慣也很大」,「要改變他們的壞習慣是很困難的,不過沒關係,因為孩子都不想成為他們父母那樣的人」。
都說愛美是女孩子的天性,但奇奇卻不注重這些,她每天關注的是書本和創作,耳朵最常聽的是公共電臺(National Public Radio),眼睛最常看的電視節目是三大新聞網的晚間新聞和週末特別報導。
這些嚴肅的東西的確讓奇奇的心智超乎成熟,她曾作過的一個心理測試顯示其實際年齡為60歲左右;但奇奇認為自己過得很快樂,她喜歡做夢,喜歡甜甜膩膩的巧克力,喜歡XBOX,喜歡和姐姐打鬧吵架,而「那些嚴肅的東西也是自己喜歡的,所以我很快樂」。
- 見解獨到
崇拜前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
小女孩們都崇拜小甜甜等青春派偶像,奇奇也有自己的偶像。她說:「我崇拜美國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她做了很多偉大的事,我也喜歡《哈利•波特》作者羅琳,但我不確定是否喜歡麥當娜。我最喜歡的歷史時期是文藝復興時期,因為那個時代有許多驚人的藝術成就。我認為歷史上最邪惡的人,毫無疑問是希特勒,他迫害了那麼多無辜的人。」 鄒奇奇仍然與同齡兒童有著相同的愛好,她說:「當我不工作時,我就喜歡吃巧克力,玩蕩鞦韆。」
當談起英美政治時,她許多「頭頭是道」的見解將記者驚得目瞪口呆。鄒奇奇對《每日鏡報》記者說:「我聽說布萊爾總是抱怨你們反對美國,但我私下認為,你們的確對美國不滿。布萊爾比小布希要更聰明,但他做出了一些錯誤的決定。小布希卻壓根不知道他在做些什麼,他一路犯錯誤。事實上,現在我正在撰寫一個關於他的政治諷刺文學,名字叫《偽裝的羊》,我一點也不支持他。」
鄒奇奇談論伊拉克戰爭說:「伊拉克戰爭可以通過更好的談判來避免,如果我能夠,我真希望能結束世界上所有的戰爭和貧困。我們應該更加瞭解身邊的世界正在發生什麼。」
- 自我評價
神童是可以幫助其他孩子的兒童
和鄒奇奇交談時,人們心中一直在疑惑她成熟的思想到底是她自己的想法,還是簡單地「拷貝」了母親鄒燦的觀點。
面對自己被人稱做「神童」和「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的美譽,鄒奇奇解釋說:「對於神童,人們有許多不同的解釋。我的解釋是‘具有卓越才能、可以幫助其他孩子的兒童’。我希望我能成為這樣的神童,但我並不認為自己能夠做到。」
奇奇並不希望別人將她當成一個與眾不同的孩子,她說:「我只希望被別人看成是一個正常的女孩子,當然,我是一個女權主義者。我認為女性應該更獨立,在這個社會上,女性往往被描述成只會簡單化妝、無所事事的人。我認為我們需要魔法公主一樣的女性——一個能夠殺死惡龍、拯救她男友的女人。」
- 奇奇其人
讀607頁《哈利•波特》僅需9小時
鄒奇奇的母親鄒燦(Joyce)是中國重慶人,1988年到美國後,學習法語專業的她又獲得了英語文學碩士學位,現在是美國一家電話語音翻譯公司的中英文翻譯員。
奇奇的父親約翰John Svitak是一名捷克裔美國人物理學博士,現任職於微軟公司。除了奇奇外,他們還有另一個名叫希希的10歲女兒,姐妹倆名字合起來就是「希奇」。全家生活在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市。
《每日電訊報》的記者在採訪過奇奇後,對奇奇驚人的執行力與速度震驚不已。「她每分鐘可以寫80-112個字,每天都要讀2-3本書。」
並且鄒奇奇讀書速度奇快,一分鐘能讀900字,一天能讀3本書,讀完一本至少607頁的《哈利•波特》僅需9小時!雖然在美國生活,但奇奇對中國歷史文化非常熟悉,讀過《西遊記》、《三國演義》、《中國古代史》等中國書籍。
- 關鍵字搜索:
- 12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