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1日,本田中國零部件工廠的工人在罷工(路透社,看中國配圖)
近期媒體對富士康連鎖自殺事件和佛山本田工人罷工的報導,掀開了中國經濟增長背後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本田工人罷工不是孤立事件,據媒體報導,僅今年五月以來,中國罷工浪潮迭起,不僅沿海企業首當其衝,中國內地也被捲入。整個看來,此次企業工人罷工均以提高工資為主要訴求。罷工席捲範圍不僅包括外資企業,也包括中國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以本田為例,五月中旬開始的本田工人罷工目前已經結束,勞資雙方達成妥協,工人工資提高35%。據悉,由於受到罷工的實際衝擊和從防患於未然的角度出發,不少企業相繼宣布提高工資。可以預期,自此之後的中國勞工工資將普遍上調。這對於中國工人的處境來說當然是一個好消息。中國工資水平的上調同時也會對促進中國市場內需,對於目前中國經濟從過渡依賴國際市場到提高國內消費來說也不是一件壞事。但是對於國際資本和國際競爭力來說,工資的上調意味著成本的增加,意味著資本將在中國以外尋求低工資優勢。中國作為世界勞動力大國,這一趨勢如此快地到來,意味著全球化對歐美高福利國家的壓力有望減輕。
制度壓低工資是中國特色
不過,中國不同於印度、巴西這種一般性的新興工業國。中國沒有民主制度,沒有獨立工會,社會缺乏橫向組織,民眾的維權活動得不到法律保障。這是中國目前的現狀,是中國社會結構的劣勢,也是中國目前經濟快速增長的秘訣。換句話說,同其他新興工業國家相比,如果工資水平隨著經濟增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變動的是一個普遍現象的話,中國制度人為壓低工資則是中國特色。而正是得益於這一專制特色,中國經濟才可能超高速增長。由本田工人罷工而來的工資增長是中國工人抗爭的結果,也即是說,以本田罷工為標誌的工人抗爭至少從兩個層面影響到了中國今後發展的態勢。
第一是經濟的。隨著工資的提高,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開始弱化。第二是社會的。本田工人罷工的勝利不僅在增加工資這一經濟訴求上產生連鎖反應,同時也勢必從工會組織上產生示範效應。本田罷工事件中,中國官方工會所扮演的維護資方利益的角色徹底揭開了官方工會的虛偽面紗。中國工人必須成立自己的獨立工會的趨勢已經在所難免。從這一角度,本田工人罷工的意義遠非增加工資所能概括,這一罷工掀開了中國社會轉軌的新一頁:中國工人獨立維權時代正在來臨。
相比一直到目前的中國國有企業工潮,新一波工潮有著很大的不同。此前為輿論所關注的中國國有企業工潮,大多是下崗工人因企業轉軌過程中出現的糾紛而發起的維權行動,而以本田企業為代表的罷工則是在崗工人以改善工作條件、增加工資為基本利益訴求的維權行動。從某種意義上說,參加罷工的本田企業工人不僅是新一代的技術工人,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同全球化接軌後的「受惠者」。中國目前仍在繼續的國有企業轉軌工程製造出大批的失業和下崗工人。而正是由於大量的農民工、年輕打工族的出現為國家剝奪國企工人提供了客觀可能。毫無疑問,現在這些「受惠者」組織起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實際也是對下崗工人維權的強有力的聲援。從現在開始,在大批的失地農民維權、城市拆遷維權和下崗工人維權運動之外,又增加了新一波的維權生力軍,即是在崗工人維權。
對單向民族主義的嚴峻挑戰
目前的中國面臨著多層面的轉型。在經濟層面,國轉民還有待於進一步突破,目前又面臨大面積非國有企業社會權益訴求。在社會層面,維權意識進一步興起,公民維權進一步擴大,沿海外資企業維權罷工的出現,勢必掀開中國社會新頁。而同時,外企工人尤其是日資企業的罷工,也對中國政府主導的單向民族主義提出了嚴峻挑戰。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