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仰古觀今:從醫學界的難題說開去

作者:作者:周正  2010-03-05 04:0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一)

如何達到身體健康,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它是平民百姓所關注的,也是各個國家政府決策的重要議題之一。而且它也涉及到醫學、科研、保健、保險等社會多個領域。據報導,美國在2008年醫療保健上的花費高達2萬3千億美元,即人均近7千7百美元。

光陰似箭,二十一世紀已經過去了十年。環顧四周,新興科技似乎影響到生活的各個角落,在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可是,身體健康這一根本、又時常縈繞在人們心頭的話題,卻依然是困難重重。最近的幾則媒體報導,回顧十年來醫學界的進展,儘管有不少新的發現,但對人體健康實質性的改善卻很有限。

(二)

英國《金融時報》於2009年12月31日報導,過去十年中的有許多醫學發現,從整容、基因分析,到幹細胞等等,但它們很少能通過臨床研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檢驗從而變成藥物。與此同時,新藥物的研究開發成本也在增加,現在每推出一種新藥需要約十億美元。而且許多新藥其有效成分與以往的藥相同,所以實質性幫助並不大。

與此同時,瘧疾與愛滋病領域的突破給了人們一些啟示,幾種藥物的聯合使用有時效果會很好,但往往人們不知道它們是怎樣作用的。除了藥物,人們也越來越注意到其它因素對健康和疾病的影響,這包括:飲食、鍛練、不在公共場所抽煙等等。而且一個人的心理狀態與社會交往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紐約時報》2009年12月29日的一則報導中探討了對癌症的治療。文章中說,對於癌症的研究已經持續了近四十年,但大部分癌症的死亡率並沒有什麼變化。基因學的進展曾給人帶來希望,但是效果有限--這是因為癌症中涉及到的基因很多,當用藥物去對付其中一種基因時,其它的基因會來補充,從而不好應付。與此同時,科學家們越來越注意到,儘管基因變異是導致癌症的因素之一,但它並不是唯一的原因;其它因素,比如癌症細胞與周圍細胞、組織間的相互作用也不容忽視。該報導最後提到,對疾病的預防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

可見,疾病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要想藥到病除,的確不容易。

扁鵲是位名醫。魏文侯曾問他:「聽說你家兄弟三人都是醫生,哪一個醫術最精呢?」扁鵲回答:「大哥醫道最精,二哥其次,就數我最差了。」魏文侯問:「能具體說給我聽聽嗎?」扁鵲說:「大哥看病著重於神,病灶還沒形成就被他除去了,所以他的名聲不出家門。二哥看病是治於病情初起之時、發現於毫毛,所以他的名聲不出四鄰。而我看病比較繁複,要切脈、投藥、針灸等,又是治於病情嚴重之時候,所以都以為我的醫術最高明,連諸侯們都知道了。」

從中我們也可以得到一些啟示。病症的成因是多種的,但可以用中醫的經絡、陰陽與五行學說來解釋其深層原因。這樣不僅有效,而且可以在疾病沒有完全形成、或形成的初期就可以解決。

(四)

有一個笑話,說的是有個醫生自稱精通外科。一天,一位將官在戰場上中了箭,疼痛難忍。於是,就找到了這個醫生,請他把箭從傷口中給取出來。醫生看過傷口後,就用刀子把露在傷口外面的箭桿剪掉了事。當將官問他:「箭頭還在肉裡呢。」這位醫生回答說:「肉裡的箭頭是內科的事,我外科的事已經做完了。雖然這是個笑話,卻也提醒我們做事不能只重表面,要看其內在原因。

《黃帝內經》中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也是在講這個道理。人之所以得病,與其自身有關係。如果只想著治病,而不顧及根本原因,則類似於舍本逐末,為什麼很多藥物效果不明顯、或有副作用,也是這個原因。

如何「正氣存內」呢?從根本上講就是重德向善,在大事上明辨是非、在日常生活中從善如流。古人講敬天知命,做人要守本份,是這個道理。現今人們按著真善忍去做,從而身心受益,也是這個道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正見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