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厚德載物看中國地產業集體貧瘠

最近,中國政府與傳媒又掀起一輪地產風,政策的、評論的、經濟學家的、民意的、行業內的種種,又來了。這似乎成了慣例,然而,我想,如何使中國地產不再只是一根條件反射的低級神經,而能進化到更高級的一種新思考和一場新行動?

忽兒想到周易的乾坤兩卦,其乾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個大家都熟得透了,不過,知易行難,做到的則不多。而其坤又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裡的意思,既有指個人的修為,同時更指出了大地與萬物的統御之規。這裡的德,是符合厚育萬物的普世之道的現實之為,也是容載萬類的客觀自然之存。所以,德也就成為了中國社會人文歷史以來的基本倫理要求與範式。

但是,一個背離了厚生而普世的道而所稱的"德",又會是怎樣的"德行"呢?

中國業已成長並壯大起來的房地產業,可以說是裡裡外外的坤所為事,也理當是"厚德載物"的社會民生之要門,更是今天社會獲得發展之後可讓人民普享的公共福祉。但是,好像整個中國在房地產面前全失了這個最基本的教育,也全然忘了"厚德載物"的至理教誨,集體地轉變成了一批囤積土地、投機市場、追求超額利潤的私利之徒了。從我們的政府開始,再到開發商,再到營銷者,再到炒房團,再到全社會,都統統捲入了這臺巨大的土地絞肉機,輪番衝擊著中國人脆弱的神經,所以,這根神經也就不再發育,不再思考,看著就要繃斷了。

中國房地產不"厚德載物",中國的土地不"厚德載物",所以,它也就不再厚實,而是千瘡百孔,樓修著修著就倒了,房蓋著蓋著就停工了,土地看著看著就荒蕪了。中國閑置的待開發土地達到一萬公頃,共十五萬畝,成了一張什麼價值也不存在的薄紙。這能說中國房地產厚道嗎?

"厚德載物"是客觀規律的,也是民生的,包容自然、生態、環境、人類集體的,所以,"厚德載物"的另一個同義詞就是"分享",也是"生態",還是"共和",也就是"和諧"的意思,與一切政治,更與私利無關,而與公利有關。但是,中國房地產鮮有這樣的"公利",社會的分享更是闕如,反倒是集體推高地價,集體推高房價,政府也是樂得"地王"頻現,哪裡有"厚德載物"的影子也?

而意圖操縱民眾所居之需來脅迫市場,還要美其種種名目,如此的投機失德,能走多遠?所以必有天怨,也必有天譴,當然,也必臨深淵。這個現實的冬天,寒意比以往更隆,冰雪紛飛。看上去是氣候,是天氣。當然了,自然是天氣,只是自然生了氣了。如此貧瘠的行業,如此要脅的民生,自然而然地,就要走到末路了。我在這裡說,大家還是作些準備吧。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