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哥本哈根峰會落幕 風雨過後未見彩虹(圖)

 2009-12-22 00:1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聯合國氣候峰會上週六在代表們的徹夜激辯後結束;會議最終在中國和美國斡旋下通過了一份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其關鍵細節模糊不清。

回顧哥本哈根峰會關鍵一天

由於美國、中國、歐洲以及內部尚存分歧的發展中國家陣營對如何正確應對氣候變化存在根本分歧,此次為期兩週、有將200個國家代表出席的會議幾乎以徹底失敗而收場。在會議臨近尾聲時美國總統歐巴馬(Obama)和中國總理溫家寶牽頭匆忙進行了一番討價還價,大會終於在週六早間大會的最後時刻達成了這一非約束性協議;而它僅得到了與會代表們溫吞水般的支持,此時徹夜激烈交鋒的外交官們已是集沮喪、憤怒與疲憊於一身,而且他們當中有許多人都抱怨沒能參與最後協議的制定。


經過一場通宵會議後,一位代表打起了瞌睡。


會議聲明稱各國應該致力於長期合作以應對氣候變化,然而它並未給任何國家設定任何具體減排目標。

這份《哥本哈根協議》(Copenhagen Accord)的確促成發達國家承諾,將為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採用低碳技術提供數百億美元資金。工業化國家表示,將在未來三年中提供將近300億美元,並承諾在2020年前每年湊集近1,000億美元。

然而在當前全球經濟衰退的背景下,沒有人具體說明錢從何來。一些追蹤近年來國際氣候問題對話的分析人士指出,300億美元的資金承諾基本上是照搬富裕國家此前的承諾。至於2020年前每年所需的1,000億美元資金,美方官員說這將主要來自於私人領域,尤其是通過買賣碳額度來實現,政府並不會為此自掏腰包。

談判代表希望將這份《哥本哈根協議》以最佳面貌示人,他們說這只是第一步,明年將據此跟進推出一份更具體、更具可執行性的國際氣候協議。然而,鑒於峰會結束時與會代表在一份更強硬的氣候協議將如何影響自己國家競爭力的問題上仍各執一詞、分歧未減,他們說自己也不知道後續進程將怎樣展開。

哥本哈根混亂的會議進程和含糊的討論結果讓很多人質疑,在聯合國框架下到底能不能產生一個大幅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的協議。聯合國框架保證所有國家都要有發言權,結果讓談判停滯不前,10多天的時間裏都在爭論程序上的問題,互不信任,直到各國政府領導人在上週臨近週末時抵達,才敲定了這份兩頁半的表明決心的聲明。

現在,聯合國氣候進程將化分為將來的一系列會議。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和其他很多談判代表上週六表示,他們希望在下一次聯合國年度氣候峰會(明年年底於墨西哥召開)以前敲定具體問題。

潘基文說,我們本應達成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這樣一種談判進程非常複雜。他提到,兩天裡他只睡了兩個小時,自週五用過午餐後就沒再吃過一頓飯。

如果在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制定出有約束力的限制措施,鋼鐵、發電、石油和化工等許多行業將受到影響。無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議》無法明確對這些行業在碳排放方面的監管政策。如果能明確這些監管政策,私人投資就有可能湧入各種低碳技術領域,從事能效更高的火力發電站設備、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電池板等產品的開發。

國際商會(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能源與環境委員會主席科比爾(Laurent Corbier)週末發表聲明說,商界在尋求可預測性,以利於未來全球投資計畫的制定。

由於哥本哈根的聲明沒有約束力,它不需要充當未來談判的基礎。

週六,在《哥本哈根協議》達成後,當正式會議行將結束時,中國的一位談判代表提醒其他與會者說,這不是一份條約,不需要被簽署或同意。

潘基文提醒注意,協議要求各國在明年1月31日以前在附錄中自願列入其限制排放的自願承諾。哥本哈根會議召開前,美國、中國、歐盟和巴西等主要經濟體已經做出了這種自願承諾。而在許多科學家及一些國家的政府看來,要想避免氣候變化導致的危險後果,2050年前的溫室氣體減排量必須超過這些自願承諾的數量。

来源:華爾街日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