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美國工作非常不好找,失業率達到10%以上,人心惶惶。特別是這兩年的畢業生,一半以上都還在尋尋覓覓,在兼職工作中徘徊。作為老師,雖說幫學生找工作不是俺分內之事(學校有專門的辦公室處理這些事情),但心裏十分著急。往年手裡有10多個實習機會,今年只有寥寥幾個,工資還特別低,有些學生嫌少不肯干,殊不知實習積累人脈與經驗,不能僅僅用金錢來衡量。這年頭,不少實習甚至都不給錢呢,還得幹些斟茶倒水的沒技術含量的瑣事,總之能一隻腳踏入公司就要感謝上帝了,挑挑揀揀的只會蹉跎歲月。
有一位素不相識的女士,寫郵件給我要求我給她提供在系裡工作的機會。她的專業是服裝設計,不歸俺管,我也就很禮貌的回信讓她去找相關的老師。後來,同事們之間一聊,才發現她給系裡每個老師都發了內容一樣的郵件,這就有點不靠譜了。我們系裡有8個專業,雖不至於隔行如隔山,但也是各有各的一攤事情,她這樣廣撒網,卻不下功夫去找真正的決策者,真是過猶不及,起了反作用。你要找工作,一定做僱主的"功課",瞭解對方到底需要什麼人才,不能盲目,這樣才能有的放矢。
同時,你也要謹記僱主不一定會把你放在心上,現在是賣方市場,砝碼可不在你的身上。我推薦了一個學生去面試,他事前把簡歷、作品集全用電子郵件發給了對方,然後就兩手空空的上門了,僱主根本回憶不起他的文件,也不想臨時查email,結果聊了沒兩句就把他打發了,回家路上他氣得抽自己耳光----早知道應該帶上U盤,好好一個機會,就被自己浪費了!無論如何,自己要準備充分,盡量別犯這樣的低級錯誤。
另有一位畢業生,寫信來要老師給介紹工作,說到她沒有關係,找工作處處碰壁。美國找工作也很講究 "networking",絕大部分人的第一份工作都需要有熟人引見。可networking靠的是春種秋收,臨急抱佛腳顯然無用。建立有效的工作網路靠的是積極的態度和紮實的工作能力,光靠嘴說說而沒有真材實料也不行。我去看了這位畢業生的網上作品集,馬上決定沒法幫助她,老實說水平太低,浪費我的時間。
簡歷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網路時代,簡歷是僱主能看到的唯一一份文件,甚至還沒有給人看到便被機器淘汰了。獵頭公司有時用的那套公式 (cookie cutter)去尋人其實錯過很多人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才能,怎麼能一概而論呢?可這麼多人爭一份工作,你如果不能把自己的閃光點變成文字,就沒有出線的可能。《紐約時報》前段時間出了專刊討論高等教育的價值,就說到本科學位的投資與回收不成正比,越來越貶值。可沒有本科學位,簡歷連人家大門都進不去呢。所以我要求學生不停的修改簡歷和作品集,決不能有一個錯別字。有些學生上課時不好好做作業,畢業了才叫苦不迭,才發現老師說的全是大實話,怪誰呢?
- 關鍵字搜索:
- 美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