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礁養魚(圖)

 
劉興欽/圖

從前,漁民們捕魚,用的都是最環保的方法。臺灣溪流多,處處都有豐富的漁產,以捕魚為業的人家,維持一家生活的溫飽是沒有問題的。

早年有一種很簡便和自然的捉魚方法,將溪河當成是自家的養魚場,這種捉魚方法,只需要搬石頭在溪流中,圍出一處處漁場,就能從容的捉魚。溪流中多的是大小石頭,一切都是就地取材,不必花錢。

漁民們在溪流中搬取大約跟人頭一般大小的石頭堆在水中,製造魚礁,讓魚兒自己游過來以石頭孔隙為躲藏的地點,魚兒覺得礁石中很安全,魚群就會愈聚愈多,甚至在裡面產卵繁殖後代。漁民只要在石礁旁邊將魚網圍起來,用石頭將網的底部壓住,讓網不會移動,就成了一處天然養魚場。

等到這個養魚場可以收成時,只要將原先堆放的石頭搬開,放到魚網外面,就可以製造另一處漁礁繼續養魚。而原先的漁場,將魚網收起,漁蝦滿滿,絲毫不費力氣,就有了大豐收。

當年,漁民們都很有生態觀念,小魚小蝦都會放生,讓它們繼續長大,等下次再來捕捉,這樣才能有永遠捉不完的漁蝦。

劉興欽老師覺得這種捕魚的方法既天然又環保,可惜現代的河川污染嚴重,想以石礁養魚卻已經無魚可養,所以他為這種已無用武之地的方法,寫下一首懷念的打油詩:

石堆四周布下網,

魚蝦像是自己養;

搬出石頭往外堆,

又是一處養魚場。

不過溪河這種石礁養魚方式,卻沒有因此沒落,反而應用在別處,繼續發揚光大,像水庫或沒有污染的水潭都有人應用,目前用得最多的是海洋。在海底放置人工魚礁,已成為世界性的做法。

沉在海底的魚礁,可改變海流、潮汐和波浪,並使上下水域間的水相互混合,形成漩渦,讓海底涵富營養的鹽類得到自然的攪拌,增加浮游生物的繁殖和孳生。

而且魚礁除了能讓魚和貝類躲藏之外,面積廣大的礁體,表面上會逐漸附生許多的藻類,還有腔腸、海綿、軟體以及其他無脊椎動物,這些都是魚兒愛吃的食物,自然吸引成群的魚來覓食和聚集,礁石間的孔隙也成了魚類最佳的庇護場所。

河川和溪流的魚礁不見了,海底的魚礁卻增加了,為了維護生態,這畢竟是一種好的現象,但是最盼望的還是有朝一日,臺灣的溪流可以回覆清澈,漁夫能重新放置魚礁,讓這種環保的捕魚方法重現。


本文留言

作者劉興欽/口述 林少雯/記錄整理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