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學生來臺就讀,可能發生生活照顧及政治認知不同等問題,學者今天建議,與其未來發生衝突再解決,不如兩岸先談好互動的教育架構,讓各校有所遵循。
澄社、台大碧水社、公民監督國會聯盟上午舉辦「中國學歷與陸生來臺論壇」,與18所中國大學辦理交換學生、今年將有200名陸生來臺的義守大學校長傅勝利應邀出席指出,陸生來不來是政府政策,個別學校無法選擇,但陸生來臺學習4年,肯定會有許多未預見的問題,他建議兩岸政府先坐下來談。
以近來引起討論的高雄電影節將播放疆獨領袖熱比婭記錄片「愛的10個條件」,中國大陸政府以大動作反制,若有學生社團播放,或是邀請民運人士王丹演講,陸生如何自處?學校該如何處理?傅勝利說,這些雖然是學生社團活動,但就像臺灣留學生到國外留學,基於照顧學生,校方有必要先向陸生說明相關影響。
傅勝利舉例,義守大學已有3年大陸交換學生經驗,曾有陸生想參觀臺灣選舉造勢活動,不過,「剛好那天校長請吃飯,剛好陸生都有來參加」、「校方無法規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他還說,未來若陸生能來臺攻讀學位,「有學籍就是我們的學生,就享有學生的權利,包括組社團」,但因兩岸政治敏感性,很難把陸生當成一般外籍學生看待,很多事不是單一學校能自行解決,他認為,與其未來兩岸學生發生爭端再來解決,不如比照ECFA,兩岸先坐下來談互相交流、互動的教育架構,有一套完整規則供各校遵循。
前中山大學校長張宗仁則說,如果他還是校長,他會尊重學生社團多元自主,播放熱比婭記錄片或是邀請王丹演講,都沒問題。
至於臺灣教育部長吳清基想先開放技職體系供陸生來臺攻讀學位,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楊景堯認為「會是噩夢」,他指出,中國的技職教育主力是290多所民辦大學,「中央政府是不管的」,互動遠比想像中複雜、困難,他認為教育部「想法過於簡單化」,建議應從長計議。
- 關鍵字搜索:
- 陸生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