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牟傳珩:中南海意識形態轉向

--北京政治形勢全面倒退

 2009-03-22 19:5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2009年的中國,在世界經濟危機大背景下,自身經濟增長迅速滑坡,失業率繼續上升,社會進入兩極分化,百姓怨聲載道,官民衝突不止,群體事件全面爆發的動盪期。由此注定了2009年將成為中國自"改革開放30年"以來,從經濟形勢到社會穩定,乃至中共的執政地位都岌岌可危的一年。

然而,就在中國人大、政協"兩會"剛剛結束,中外輿論普遍不看好中國改革前途之時,海外《聯合早報》最新刊登了《新書--中共全面推行政治體制改革的先兆》的文章。該文稱:"高度參與中共最高層的決策,被譽為當代國師"的作者周天勇,在香港最新出版《變革與突破──中共政治體制改革方案》的新書,這"被視為中共全面推行政治體制改革的先兆。"文章稱:"《變》書出版消息在人大與政協兩會期間公布,似乎是要回應海內外中國人的強烈要求,反映當局不僅有推行政改決心,也有了具體實施方案。"顯然這是一個與當下中國政治走向南轅北轍的虛假信息。

中南海意識形態風向左轉

一向被視為中南海的意識形態風向標的中共《求是》雜誌,剛剛發表了一篇《為什麼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而不能搞指導思想的多元化》文章,頗具針對性地明確反對在中國確立"普世價值"。文章稱:"在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西方敵對勢力不願意看到我國的發展壯大,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我國進行‘西化'、‘分化'的圖謀,我們與其進行滲透與反滲透、顛覆與反顛覆的鬥爭將是長期的、複雜的,有時甚至是很激烈的。在嚴峻的國際形勢下,如果我們放棄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搞指導思想的多元化,就是自陷困境、自毀長城"。文章又說,主張中國確立"普世價值"為指導思想與國際接軌,就是"對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挑戰"。這無疑是發自中南海意識形態裡,重提階級鬥爭和對溫家寶贊成"普世價值"最露骨的一次反駁。

該文作者署名"秋石",即"求是"的諧音,系該雜誌評論部的集體筆名。其實,《求是》雜誌評論部差不多每期皆有署"秋石"文章,代表的都是體現中南海風向的雜誌編輯部觀點。年前國內"早報網"就曾發表過中國華東政法大學張雪忠《自由民主與普世價值》的文章。該文稱:"中國共產黨黨刊《求是》雜誌最近發表了一篇批判普世價值的理論文章,文中指出"‘民主、自由、平等、人權、博愛、法治'並不是普世價值,宣揚普世價值也不是什麼純粹的學術問題,而是有著鮮明的政治目的。這顯示中國社會關於普世價值的爭論已逐步蔓延到中共理論高層。"如今"兩會"剛剛結束,"求是"雜誌又刊發此文,雖無"衣帶詔"內隱,但卻是標示中南海最高層風向進一步左轉的信號。

全國"人大"宣誓"兩絕不"

2009年3月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向大會做工作報告稱:"絕不能照搬西方的那一套,絕不搞多黨輪流執政,‘三權分立'、兩院制。"接著國內官方媒體隨即紛紛跟進,發起反西方議會道路輿論高潮;政府網站新華網更於當天(2009年3月9日),在其首頁焦點頭條發表《中國強調其根本政治制度與西方政體有本質區別》的文章。該文寫道:吳邦國強調中國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絕不照搬西方那一套" 是"對某些人鼓吹搞多黨輪流執政、‘三權分立'、兩院制等作出了明確回應。" 這篇官方應時發表的解讀文章,直接點明瞭吳邦國此番異乎尋常地大篇幅地反西化憲政道路的用意所在。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副主任謝春濤這樣解析為什麼最近高層駁斥西方"三權分立"的問題講得比較多時說:"西方有人想把他的制度在中國推行,而在國內也有類似的‘雜音'、‘噪音'。"吳邦國此番大篇幅強調中國"絕不照搬西方那一套"的蔑視性用語和強力拒絕憲政改革的誓言,並強調:"堅持人大工作正確政治方向,核心是堅持黨的領導",不僅標誌著中國"人大"在民主、法治發展道路上的大步倒退,更是從"人大"立場向左轉舵的一個宣言,其內涵就是區別"姓資姓社"的本質問題。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徐崇德接受南方都市報記者採訪時說:全國人大常委會今年如此大篇幅來分析"不照搬西方的那一套",實屬新中國成立以來所罕見。

全國"政協"大談"六上"經

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十一屆二次會議在做工作報告時說,"必須把人民政協工作放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謀劃和開展,自覺與黨和政府目標上同向,工作上合拍,行動上一致,在關鍵時刻頂得上去、幫得上忙、管得上用。"這短短一句話,賈慶林一連用了六個"上"字,因此本文將其概括為賈慶林工作報告的"六上"經。這一政協職能"六上"經的首次提出,赤裸裸地暴露了"中國政治協商制度"為黨和政府服務與抬轎的本質。如此以來,還會有誰膽敢發出異議之聲?還會有誰對黨和政府批評監督?賈慶林的這一"六上"經提法,較之其前任李瑞環倡導的政協要"盡職而不越位、幫忙而不添亂"更媚態,更露骨,完全閹割了他們一再宣揚的那種政治協商制度的平等原則與監督職能。這標誌著全國"政協"徹徹底底的職能退化,為此才有今年政協委員300多人集體不到席的罕見事件發生。

新聞輿論空間大緊縮

今年是六四事件20週年、中共建政60週年等 "政治敏感年"。每逢遇到危機敏感期,中共就要收緊社會輿論空間,即中共越有危機,越是要封鎖言論的自由度。為此,今年當局以開展整治網際網路低俗之風專項行動名義,在全國進行網路大清洗,已經導致了不少重要的國內外網站被封鎖或屏蔽。中國有關方面在關閉這些網站時候給出的理由不是"低俗之風",而是"存在大量刊載時政類有害信息"。對此,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解釋說道,"一些網站"的內容"違反了中國法律"。 2009年1月13日"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表了作者關耳的文章《我們為什麼要整肅網際網路低俗內容》。該文一語道破了其中的隱情。文章說:"要從維護網際網路的執政安全形度來認識。我們要清醒地看到,當前西方敵對勢力對我進行西化、分化的活動一刻也沒有停止,滲透與反滲透的鬥爭仍然尖銳複雜。如何防止敵對勢力煽風點火,造謠攻擊,這是網路宣傳管理的重要任務。"中國最近對外國駐華媒體採訪的限制還包括禁止外國記者進入西藏採訪;管制外國記者的採訪器材,要求他們向海關提交相當於稅款的保證金、器材清單和採訪簽證; 2月13號給外國駐華記者的中國僱員公布了《行為規範》,並對外國駐華新聞機構的中國僱員進行重新登記;香港和澳門記者在中國大陸採訪前必須向中央政府聯絡處申請臨時許可證。海外時事評論員普遍認為,這些措施大大倒退20年。新聞從業員組織均擔心,新規定再次限制採訪自由。

此外,中國民眾千呼萬喚不出臺的《陽光法案》,今年兩會又被中南海以"條件不成熟"杯葛。已第四次提交官員財產申報建議的全國人大代表韓德雲很無奈地說,相當一部分官員還未認識到公開財產是其義務。曾多次為官員財產申報求法的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王全傑曾作過一項調查,稱接受調查的官員97%對"官員財產申報"持反對意見。由此可見,中國在世界經濟危機和國內政治敏感年的雙重壓力下,其意識形態、政治形勢、輿論、法治乃至社會控制各個方面,都已經開始全面倒退。所謂"中共全面推行政治體制改革的先兆"的說法,其實不過是意在消減海內外輿論對中共高層左轉的批評而已。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縱覽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