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為啥在國內買啥啥貴

 2008-07-11 04:0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如今,「中國製造」的日用品和家用電器已經深入許多英國家庭。中國貨便宜,在英國大概已經盡人皆知,但普通英國人不知道的是,有些中國貨在英國的賣價比其原產地還便宜。

我自己就有一段親身體驗:上次我去中國探親,買了一雙降價的「國產」名牌皮鞋,興沖沖地穿回英國,以為佔了便宜,不料後來在倫敦一家鞋店卻看到同一個牌子的中國皮鞋,正價賣的價格,即使折合成人民幣,也比那雙在中國買的鞋便宜。

當時,我以為這僅僅是我的一次不典型的經歷:可能我在中國時被花言巧語的售貨員所騙--本來是超價推銷,卻說成是降價甩賣。但後來我與住在英國的華裔朋友們聊起此事,他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他們甚至總結出一套「購物要訣」:要買西方貨,不能去中國買;要買中國貨,也不能去中國買。

「要買西方貨,不能去中國買」--這很好理解:西方的出口商、中國的進口商、批發商、零售商、甚至海關,都要在產品上層層加價;但「要買中國貨,也不能去中國買」 --這就很費解了:如果中國產品在國內出售的利潤比國外還高,那為什麼還要出口?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一則中國商業記者撰寫的報導,讓我多少明白一點兒其中的「道道兒」。

這篇報導引述一位中國服裝鞋帽業出口商的話說,一雙做工精緻的中國造真皮皮鞋,出口價格才4美元,「外商非常驚訝,簡直不能相信。」

為什麼這麼便宜?該報導認為,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中國出口商之間的過度競爭、相互壓價。他賣10美元,你賣8美元,我就賣5美元,這樣"血拼"價格的結果甚至是「賠錢出口」。該報導稱,目前中國不少商品的出口價格已經接近成本,有的甚至低於成本。

既然賠錢,為何還出口?該報導引述一些出口企業老闆的話說:「賣到國外市場,雖然價格低,但可能很快地拿到錢,總能賺一些;但如果我們賣到國內市場,可能很長時間都見不到錢。見不到錢,廠子就無法運轉了。」

我有一個好友在中國某出口大省的外經委工作,為寫這篇文章,我與他通過一次電話。他也證實:「拿快錢」確實是許多出口企業「賠錢出口」的主要動力,但他又補充說,中國許多地方的政府外經外貿部門,為強調自己促進對外出口的「政績」,也在鼓勵出口企業的這種「賠錢出口」的做法。

中國一方面在「賠錢出口」,另一方面卻在「舍命進口」:中國進口的外國產品貴得離譜,遠遠超過了中間環節應有的「層層加價」。

我還記得,去年年底我從北京去上海辦事,臨行忘帶了我在英國買的飛利浦牌電動剃鬚刀,但我走遍南京路,看到的飛利浦牌電動剃鬚刀,沒有低於1000 元人民幣的,而我在英國買的飛利浦電動剃鬚刀,只有12英鎊,折合成人民幣也不過180元。幸好我在上海逗留時間不長,於是我平生第一次蓄須,回到北京後才對滿臉鬍鬚髮動了一次「總攻」。

那篇中國商業記者寫的報導也說:「與出口商品價格低廉相比,中國的進口商品卻都是價格高昂。無論是手錶、珠寶、成衣、鞋類、文具、食品等日常消費品,還是鐵礦石等能源類產品,其進口價格都在不斷攀升。一雙出口皮鞋賣價為4美元,而一雙進口皮鞋賣價卻高達千元。」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網文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