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玉器(組圖)

 2008-05-11 00:3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夏商周時代玉器的風格漸趨統一

夏商周時代由於出現了高度發達的青銅文化,影響著玉器不能像在原始社會那樣,在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繼續佔主流或壟斷地位,但它在美身、祭祀、禮儀、殮葬方面仍發揮著重要作用。商代婦好墓的玉器分為禮器、儀仗、工具、用具、裝飾、藝術品以及雜品等七類,反映其用途甚廣、地位至尊的歷史面貌。


商白玉鳳


商黃玉杵


西周龍紋系璧

精緻無比的春秋戰國玉器

春秋戰國時期,周室衰微,社會動盪,各諸侯都大力製造青銅器、玉器,為其「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僭越活動作禮儀上的準備。現存世的此期玉器數量頗豐,除東周王室玉器之外,還有春秋的鄭、晉、齊、吳等以及戰國的韓、魏、趙、魯、楚、秦等諸侯國玉器。這些玉器,或細密婉約,或粗獷豪放。物主生前所用及佩帶玉器大多精緻無比,令後人無法企及,這與使用銅鐵砣及玉人操作更為熟練有關。由於統治者對玉器標準甚高,故推動玉人碾琢玉器的技藝更加精進。


春秋玉獸面


戰國青玉谷紋圭


戰國白玉勾連雲紋扳指

玉文化蒸蒸日上的秦漢時期

秦朝是中國集權封建制的統一國家,但僅存在了十幾年。從零星出土的玉器來看,其在戰國精細作工的基礎上繼續前進,但未見成熟之傑作。

處於低谷的魏晉南北朝玉文化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不安,戰亂紛起,處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玉文化的發展受到了抑制。尤其是曹魏文帝下令禁止使用玉衣,致使葬玉一落千丈,僅為趨向寫實而又簡括的玉豚、玉蟬之類的玉琱,在有限的範圍內流行。此時佛教深入民間,影響擴大,促使玉工藝轉向新領域,以和田玉琱造佛像或引進玉佛,在民間以曲陽白石和黃花石替代和田玉造「玉佛」供養。

隋唐五代的浪漫主義

隋唐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兩大強盛帝國,它與東西方有著密切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受到波斯文化的影響,在玉器上出現了一些新的造型和圖案。佛教題材玉器有飛天,肖生玉有立人、雙鹿、壽帶、鳳等,都受到當代繪畫與雕塑藝術的影響,砣法簡練遒勁,突出形象的精神和氣韻,頗有浪漫主義色彩。尤其是立體肖生形象的肌肉轉折處理能收到天然得體的良好效果,和田玉溫潤晶瑩的特性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從而使形象美與玉材美和諧地融合為一體,提高了玉器的藝術性和鑑賞性。隋至盛唐玉器,不論是簡練還是精琢,其處理都恰到好處,均可達到氣韻生動的藝術境界。五代十國時期再度分裂,現今出土的很少。

宋遼金─中國古代玉器藝術的最高峰

中國宋代(960∼1279) 玉器承前啟後。玉器畫面構圖複雜,多層次,形神兼備,有濃厚繪畫趣味,完成了唐玉由工藝性、雕塑性向宋玉的繪畫性、法書性的轉變。皇家用玉不減前朝,衣有玉束帶、玉珮,車有玉輅,樂有玉磬,祀有玉圭、玉冊。內廷設有玉作,玉料由西域諸國進貢。市民用玉也較前朝為盛,皇家、官僚及民間均收藏古玉,古董行偽造或仿造古玉成風。因此,宋玉有古玉、時作玉、偽古玉和仿古玉之別。

漸趨粗獷的元朝玉器

元代(1206∼1368) 玉器繼承了宋玉的造詣和風格,但沒有將其推向新的高峰。元代除碾琢禮制用玉之外,還廣泛地用於建築和傢俱,玉器應用範圍擴大,數量有所增加。內廷的制玉機構及碾玉作坊規模空前龐大。

精彫細鑿與贗品共存的明朝時代

中國明、清玉器漸趨脫離五代、宋玉器形神兼備的藝術傳統,形成了追求精彫細琢裝飾美的藝術風格。同時,古玩商界為適應收藏、玩賞古玉器的社會風氣,還大量製造了古色古香的偽贗古玉器。

最為昌盛的清朝玉器

清朝時期,全國統一,生產發展,經濟繁榮,出現了「康乾盛世」。乾隆時期又打通了和田玉內運的通路,使和田玉大量運進內地,充斥帝室和大城市玉肆,促進了玉器工藝迅速發展,出現了中國古代玉器史上最為昌盛的時代。帝王玉直接受清內廷院畫藝術的支配和影響,做工嚴謹,一絲不苟。有的碾琢細緻,如雕似畫,有的在拋光上不惜工本以顯示其溫潤晶瑩之玉質美。清代重白玉,尤尚羊脂白玉,黃玉極少,也受到愛重。清朝最負盛名的碾玉中心仍是蘇州專諸巷,內廷玉匠也多來自該地。揚州玉工藝後來居上,善於碾琢幾千斤甚至上萬斤重的特大件玉器,《大禹治水圖玉山》即其代表作。清代玉工善於借鑒繪畫、彫刻、工藝美術的成就,集陰線、陽線、平凸、隱起、鏤空、俏色等多種傳統做工及歷代的藝術風格之大成,又吸收了外來藝術影響並加以揉合變通,創造與發展了工藝性、裝飾性極強的玉器工藝,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和較高的藝術造詣。清代(1616∼1911)玉器以精細見長,可分為四個時期。

蕭條期順治、康熙年間逐漸淘汰了明末玉器粗製濫造和格調不雅的缺陷,出現了繁榮景象。但清初準噶爾部分裂勢力猖獗,堵塞了和田玉的來路,阻礙了玉器工藝的正常發展,使康熙初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長達115年間的玉器行業處於蕭條狀態,產量很少,傳世的玉器更為少見。

昌盛期乾隆二十五年至嘉慶十五年(1760∼1810)為清玉的昌盛期。這時宮廷玉器充斥各個殿座。各主要大城市玉肆也逐步繁盛。玉器的用途更加廣泛,可分為陳設、器皿、佩飾、冊寶、祭器、偶像、文玩、用具、鑲嵌等9類。清代宮廷玉器代表了當時玉器工藝的最高水平,地方玉器雖不乏精品,但遠不及宮廷玉器。

衰微期 嘉慶十六年(1811)始,新疆玉貢減半,道光元年(1821)時完全停止玉貢。於是宮廷玉器日漸衰落,有時甚至停止碾制。地方大城市的玉肆,也因原料不足,逐漸衰落下來。

復甦期 清玉後又開始復甦。和田玉雖頓減,卻以岫岩玉代之,琢玉多面向民間。內廷玉作形同虛設。帝后用玉均交蘇州織造玉作琢治,或命粵海關採辦,貢進內廷。北京的玉肆在幾次戰爭中沒有受到多大摧殘,而且有所發展,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玉器產地。

来源:世華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