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小村葬母

明朝孝感人廉小村以磨豆腐、賣冷酒為生。一年深冬大雪,路斷人絕,廉小村夫妻沒了生意,坐在門前就爐烘火。

忽見一人破衣赤腳,在雪中走過。廉小村見了心中不忍,招呼那人說:"這等大雪,你到哪裡去覓食。不如暫住我家,粗茶淡飯,住一日。等天好再去。"吃飯時,廉小村在後屋先母的靈柩前點起香,那人一問,才知道廉小村因為家貧至今尋不著塊墓地。第二天那人走了,過了幾日又回來了,說:"我特來告訴善人,這幾天我在雲夢縣葛籐山中尋了塊好地,是大戶毛推官的,寅山辛向。你得到那地,出殯不問時日,隨你幾時到山,但只看一個帶鐵帽子的人走過,便是下棺蓋土的吉時,葬了母親吧。"廉小村笑著打發那人走了。

來年元宵之夜,毛推官家燃放炮仗,一個火星爆在樑上,不意三更時分發作起來,風烈火急,燒到天明,莫大家宅竟成了白地。廉小村見毛推官家遭了難,早上挑了幾樣吃食來送。毛推官和眾家眷,忙了一夜,正躲在三間小土房中飢餓,忽見有人送來飲食,問了姓名,便一齊收了分吃。不久,毛推官家又重起新宅。自從毛推官遭了火災,毛推官因為自從家裡遭受災,家裡變的疏疏冷冷,親戚朋友也不來探問,所以宅成那天,毛推官擺酒席,竟然請廉小村來坐了首席。席間毛推官問: "你這生意辛苦,倘有用力的所在,可與我商量。"廉小村說:"小人自幼經營此業,倒也相安。只有一事在心,日夜不安:只因家貧,無力葬母。"毛推官道: "我家山場田地各處具有,你揀了中意的,只管來對我說,如何?"過了一日,廉小村來見毛推官說:"日前小人已看了葛籐山中一塊小地,是寅山辛向,四址俱開明白。只不知老爺心下如何?"毛推官說:"那地我也找人看了,都說不佳,你既然要,就送了你。"遂寫了文券,交了廉小村。

出殯那天,眾人抬了棺木到了葛籐山,廉小村對說:"諸位,我落葬不揀時辰,但要等一個人來,才便入土。"等了一個多時辰,不期四月黃梅天氣,一陣風雨捲來,竟然下起雨來,忽見一個人遠遠的在雨中走來,下半截像人,上半截竟是一團黑氣:原來這人在城中買了一隻鐵鍋回來,遇雨沒得遮蓋,就將這鐵鍋頂在頭上行走,廉小村見了,大喜說: "正是他,正是他。煩列位替我下葬吧。"

過了一年,廉小村夫妻生下一子,起名廉清,從小聰明異常,少年高中狀元,後來竟然當了宰相。

張良拾履作宰相,裴度還帶得狀元,可見一念之仁雖細已然動天。

(《麟兒報》)


本文留言

作者雅客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