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美國春麥價格狂飆 MGE穀物交易所一夕成名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穀物交易所 (MGE)原本較少為人 所知,不過近來卻突然成為了全球金融市場的焦點,主 要因該交易所的旗艦商品-用來做麵包與披薩餅皮的硬 紅春麥-價格打破新高,不但飽了農民口袋,且擔憂供 給短缺的預期心理也益趨上揚。

MF Global 資深副總裁兼商品研究部主管Rich Feltes 說:"我們現下在小麥市場所做的交易是前所 未見的;毫無疑問地,也是過往難以想像的。"

週二, MGE小麥收報每蒲式耳(bushel) 22.40美元 ,較去年同期上漲約 5美元。週一,此一硬紅春麥的價 格收於新高的每蒲式耳24美元,盤中更短暫觸及25美元。

一般來說,小麥市場系由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 所統治,但當 1月份美國農業部說冬麥的種植面積低於 預估時,情況就轉變了。下一輪將收成的小麥因此構成 壓力-即有 126年歷史的 MGE所交易的硬紅春麥。

因此, MGE已成為全球小麥短缺的災區,澳洲的干 旱與其它產麥國家歉收均須為此負責。根據美國農業部 的統計,今年全球小麥庫存預期將降至30年低點;美國 更慘,恐降至60年低點。

MGE 的場內交易員表示,他們對於小麥每天都在測 試新高的情況感到憂心。交易員的憂慮來自於小麥已漲 過頭,到頭來市場有可能會崩盤。

根據 MGE的資料,今年每日平均交易量上升至9600 口合約,從 1年前約6800口升上來;其合約內容包含春 麥期貨、選擇權與各種指數,不過主要還是以春麥期貨 為主。相對受限的 MGE交易量 (CBOT每日平均超過12.3 萬口合約) ,亦幫助支撐價格。

前所未見的高價鼓舞了農民耕種更多小麥、玉米以 及黃豆。生質燃料 (biofuel)的需求增加,亦部分支撐 了農產品價格走揚。根據美國農業部的資料,今年 3大 主要農產品的種植面積將達到2.25億畝,為1984年以來 最高。

North Dakota Wheat Commission 行銷部主任 Jim Peterson 說:"市場機制正傾向於確保供給無虞。不 過,有時候會花上些時間。"

Kansas Wheat Commission 總裁 Dean Stoskopf即 於Kansas中部種植約1000畝的小麥。他說,多數業者在 去年小麥大漲前就把該穀物售出了,因此未能搭上順風 車。今年,他希望能藉小麥帶來商機償還債務,並買進 打榖機或灑水機等設備。

不過,農產品與原油價格持續走強,構成美國、乃 至於全球的食品通膨。去年美國食品物價年增4%,來到 1990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投機者欲將資金置於與股市連動不高的地方,因而 大舉湧入商品市場。一般而言,農產品與利率、股市與 匯市均為低相關。

此外,小麥與其他農產品漲勢產生了另一項副產品 -泛政治化,主要因仰賴食品進口的國家擔心他們將受 累於市場波動與供給緊縮。此一趨勢若持續,當地可能 發生食品暴動或政治問題。

全球最大產麥國之中的 5個國家-俄羅斯、哈薩克 、烏克蘭、阿根廷與中國-均宣布限制部分小麥出口以 舒緩當地的供應緊縮。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