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婚姻的六道手續 一點馬虎不得

  

古代的婚姻,據說要經過六道手續,叫做六禮。

第一是納採,男家向女家送一點小禮物(一隻雁),表示求親的意思;

第二是問名,男家問清楚女子的姓氏,以便回家占卜吉凶;

第三是納吉,在祖廟卜得吉兆以後,到女家報喜,在問名納吉時當然也要送禮;

第四是納徵,這等於宣告訂婚,所以要送比較重的聘禮,即致送幣帛;

第五是請期,這是擇定完婚吉日,向女家徵求同意;

第六是親迎,也就是迎親。

六禮之中,納徵和親迎最為重要。《詩經·大雅·大明》"文定厥祥,親迎於渭",舊說是周文王卜得吉兆納徵訂婚後,親迎太姒於渭濱,後世以"文定"作為訂婚的代稱。《禮記·昏義》談到親迎後新郎新娘"共牢而食,合巹而"﹝5﹞,後世夫婦成婚稱為"合巹"就是從這裡來的。

以上所說的六禮當然只是為貴族士大夫規定的,一般庶民對這六禮往往精簡合併。

婚姻在任何時代都是件大事,上古之時尤其如此。"昏(婚)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而且,古人認為,"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夫婦有義,而後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

故曰:昏禮者,禮之本也。" 上古時代,部落眾多,宗法嚴格,兩姓之間,往往通過婚姻關係而相結好。但是兩姓之間文化不盡相同,所以要經過培訓,以期婚後能和諧地共同生活。

《禮記·昏義》: 古者婦人先嫁三月,祖廟未毀,教於公宮;祖廟既毀,教於宗室。教以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教成祭之。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