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苦別過頭 小心越講越煩悶

許多女孩碰到麻煩時,總是愛找姊妹淘訴苦,表面上或許能獲得支持、慰藉,但一份於今年7月發表在國外「發展心理學」期刊的報告卻指出,這種喜歡找三五好友談個人煩惱的表現,若頻率過高的話,恐怕情緒困擾只會不減反升。

該研究系由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校區的心理學家Amanda J. Rose博士所主持。其針對813位年齡介於9至15歲的兒童與青少年進行長達6個月的追蹤調查,目的在瞭解「共同討論」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為何。

所謂「共同討論」,簡單來說就是互吐苦水,並一起集思廣益。當事人傾訴問題時,總是過於繁瑣,且反覆述說本身的不幸或痛苦遭遇,從某個層面來看,似乎在鑽牛角尖。而參與的朋友則不停地分享經驗或提供意見,甚至發揮想像力,揣測情勢未來可能的發展,大家皆專注在問題的商議上。

過程中,所有個案均須接受問卷訪談,內容多涉及友誼關係,例如自己的好朋友主要有哪些人、最常和他們講哪些事,與平均多久一次等。

結果發現,女孩比男孩更常找朋友談心事,而當該舉動越是頻繁時,其認為與朋友的關係益加緊密。

值得注意的是,花越多時間和朋友訴苦的女孩,比起不常如此做的女孩,往後出現憂鬱、焦慮症狀的風險居然更高。

至於常向朋友訴苦的男孩,卻不會有類似的情形發生。

研究者表示,性別的差異仍有待探討,原因可能是女孩較易將失意、難過的事放在心中,認為自己需完全負起責任。但不管如何,煩悶時,找朋友宣泄情緒確實是有益健康,但過度依賴反而會讓思緒始終盤旋在不愉快的事情上,根本無暇去從事令人愉快或具建設性的活動,造成本身持續處於悲傷、絕望或擔憂中。

故其建議,小女生有死黨可以聆聽抱怨或出點子,固然是件好事,但仍應適可而止,以免姊妹淘們的熱烈「投入」,反讓自己更走不出負向情緒。

而家長平時也要提高敏感度,學習如何與子女溝通,鼓勵其暢所欲言,透過交談發現心結,以便及早協助解決困難。
本文留言

作者柯俊銘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