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介紹了美國約紐百老匯的歷史與地理,本文將簡述百老匯膾炙人口、歷久不衰的音樂劇、歌劇。
有許多人是藉由《歌劇魅影》、《悲慘世界》或《貓》等名劇,才知道什麼是百老匯音樂劇,不過有許多家喻戶曉,被稱為「歌舞片」的經典電影,如《真善美》、《窈窕淑女》,及曾獲得金球獎的《芝加哥》等影片,其實也都是根據百老匯音樂劇改編而成。
即使經過一百年,百老匯音樂劇的魅力依然不減,也許你不知道《貓》是根據艾略特的詩集改編而成,但你一定會哼其中最著名的歌曲「回憶」(Memory);也許你也不知道《歌劇魅影》的劇情大綱,但你一定曾聽過那首充滿愛意的「夜半歌聲」(Music Of Night),這就是百老匯音樂劇神奇之處,巧妙集合古典與流行音樂元素,展現了獨特的迷人魅力。
百老匯音樂劇《芝加哥》(Scott Gries/Getty Images/AFP) |
音樂劇(Musical theater)是音樂、歌曲、舞蹈和對白結合的一種戲劇表演,又稱為「歌舞劇」,它正式的名稱應該是「音樂喜劇」(Musical Comedy)。音樂劇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頻密的地方是美國紐約的百老匯和英國的倫敦西區。
和歌劇不同的是,音樂劇擅於以音樂和舞蹈表達人物的情感、故事的發展,比歌劇有更多舞蹈的成份。這種由優美音樂配合著炫目舞臺效果的表演方式,更能滿足觀眾在視聽上的享受,因而比戲劇 (Play) 或歌劇 (Opera) 更吸引大眾。
百老匯的演出型態根據劇場大小,可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我們一般所稱的百老匯秀(Broadway Show),以音樂和戲劇為主的表演,長年演出歷久不衰的知名劇碼。第二種稱為外百老匯(Off-Broadway)。製作成本較小,舞臺不似百老匯歌劇豪華,通常演出具創意的戲碼。一旦戲碼成功,也可能搖身一變為大型的百老匯秀。第三種稱為超外百老匯(Off-off Broadway),這是小型劇場具實驗性和前衛的表演。
《歌劇魅影》中的作曲家,後因被毀容而不得不像幽靈一樣出沒於歌劇院內。(AFP) |
百老匯的大型音樂劇,例如《四十二街》、《歌劇魅影》、《屋上提琴手》和《獅子王》,都是上演經年膾炙人口的賣座劇。其中,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的《歌劇魅影》在百老匯的票房始終居高不下,十八年來幾乎以場場滿座,去年則是歷年來最賣座的一年,門票收入達到三千九百萬美元。今年一月九日該劇在紐約麥琪劇院上演,創下第7486次演出,並取代另一出音樂劇《貓》,成為百老匯上演最久的音樂劇。據統計,《歌劇魅影》從一九八八年一月二十六日在百老匯首演以來,至今的票房收入已累積到六億余美元,觀眾人數超過一千一百萬人次,寫下百老匯無人能及的一頁。
除了登上寶座的《歌劇魅影》外,同樣是由安德魯·洛伊·韋柏作曲的《貓》,則在英國倫敦演出長達21年,獲得東尼獎7項大獎,在26國300城市演出過,被翻譯成10種語言。此外,有名的《悲慘世界》一劇,是根據法國文豪雨果的名著《孤星淚》改編,描寫法國大革命時期的親情和愛情故事。以上這三出是百老匯上演最久的三大音樂劇。
此外,紐約百老匯也是許多國際知名演員發跡之地。據悉,美國影藝界有項說法:演員若能在百老匯劇場闖出名號,就是進軍大銀幕的捷徑。例如不久前去世的影壇傳奇馬龍.白蘭度就是在一九三零年代在百老匯演出田納西.威廉斯的舞台劇《慾望街車》,而被好萊塢發掘;近年來走紅美國影壇的澳大利亞演員休.傑克曼也是因在百老匯音樂劇《奧克拉荷馬》中載歌載舞的演出,奠定了他在美國影藝界的基礎。然而,由於製作百老匯大型戲劇或是音樂劇的製作成本相當高,基於賣座的考量,許多製作人也會以高價聘請知名的影星擔綱,以增加百老匯的賣點。
長演不衰的百老匯音樂劇兼具了古典與流行的特色,堪稱為美國流行藝術的櫥窗之一。曾經欣賞過百老匯表演的民眾就表示,「不論是音樂劇還是舞台劇,享受現場氣氛是百老匯表演最吸引人的地方,台上台下的互動讓每一次的演出都是獨一無二。若有機會到紐約一遊,百老匯的音樂劇是絕對不容錯過的視聽饗宴。」
《貓》則在英國倫敦演出長達21年,獲得東尼獎7項大獎,在26國300城市演出過,被翻譯成10種語言。(AFP) |
《歌劇魅影》講述的是一位作曲家與美麗的女高音歌唱家克莉絲蒂娜的淒美愛情故事。(AFP) |
《悲慘世界》是根據法國文豪雨果的名著《孤星淚》改編,描寫法國大革命時期的親情和愛情故事。(AFP PHOTO/TOBY MELVILLE/WPA POOL) |
在2004年盛夏,百老匯推出了新音樂劇《可愛大街》(Avenue Q)。(AFP) |
百老匯喜劇《製作人》(The Producers)。(AFP) |
百老匯音樂劇《第42街》(42nd Street)。(AFP) |
百老匯音樂劇《美女與野獸》。(AFP PHOTO/William WEST) |
踢躂舞音樂劇《Bring in 'da noise , Bring in 'da funk》,故事劇情談的是黑人移民美洲的發展史。(AFP) |
- 關鍵字搜索:
- 組圖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