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想找非洲領導人得去北京找

華爾街日報的一篇文章以一句幽默的句子作開端:想在未來一個星期裡找到某一位非洲領導人?那麼你需要做的是買一張去北京的機票!

  文章說,擁有53個國家的非洲,其中48個國家的元首將會在北京會聚一堂,出席北京有史以來最大的元首級聚會——中非合作論壇。屆時,為期三天的高峰會議將展現:這個世界人口稱冠的國家和世界第二大洲的經貿合作,將如雨後春筍般增長。

  這些來自非洲的客人將受到北京鋪天蓋地的歡迎,由此,我們似乎感受到了中國對中非關係的發展存有遠大志向。北京首都機場高速路兩邊,掛上了成百上千的歡迎旗幟;北京市內的壁報板上,貼滿了中非友好的訊息;而各大電視臺也爭相播放非洲旅遊節目。

  中國與非洲的近代交流史,可以追溯到冷戰時期。當時,中國為了對抗美國及其聯盟國,在非洲尋到了她的「反帝國主義」盟友。近年,焦點已從政治聯盟轉到了非洲的自然資源,以滿足中國騰飛經濟發展的需要。如今,非洲石油佔中國總石油進口的三分之一,而這個趨勢還會攀升。

  如今,中國與非洲的關係遠遠超出了「石油和自然資源」的範圍。非洲給那些有國際市場野心的中國商家,提供了一個還未被開發的市場。例如,中國最大的科技資訊器材公司之一「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曾經費了很大一番周折去嘗試打入較發達國家的市場,然而它在非洲很容易就找到了龐大的市場。

  去年,中非貿易額幾乎達到400億美元。雙方的貿易增長達到30%,高於中國總貿易增長。有中國官員預測,今年的貿易額增長將達到25%,突破500億美元。中國現在是非洲的第三大貿易夥伴,僅排在美國和法國之後。

  對於奈及利亞,蘇丹和安哥拉等一些非洲國家,中國是比西方國家更優越的一個選擇。原因是,西方國家對非洲合作夥伴的環保和社會狀況的要求日益增加,而中國則沒有對非洲的人權或環境等問題提出過分的附加要求。
  對此,世界銀行行長保羅•沃爾福威茨曾公開向批評中國。但中國並沒有改變策略的打算。對於中國來說,尤其是看在石油的面子上,她也不能採取西方國家的遊戲規則。正如夏威夷東西研究中心的學者張宗祥(音譯)說,「中國的選擇很有限,因為她是國際石油‘遊戲’中遲來的競爭者,她必須與美國等國家分庭抗禮,保障她的石油供應。」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