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
【原文】
子曰:「由(1)!誨女知之乎(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是知也。」(《論語·為政第二》)
【註釋】
(1) 由 : 孔子弟子。姓仲,名由,字子路,一稱季路,卞人,少孔子九歲。個性耿直好勇、率直大方,為孔門四科中政事科之高弟。
(2) 誨女知之乎: 誨,教也。女,猶「汝」,你。知之,知曉道理的方法。
【語譯】
孔子說:「由啊!我教你知曉道理的方法吧!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這是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度,這才是智慧!」
研析
待人處世,首貴真誠,為學求知亦是如此。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待知之事卻無窮無盡。如果強不知以為知,自以為是、道聽塗說、以偏概全,小則炫耀自己,譁眾取寵;大則貽誤蒼生,害人無數。為師者,強不知以為知,必致誤人子弟;當權者,強不知以為知,必會殘殺善良百姓。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也是一種自我省察的工夫,認清自己,正視自身的不足,而且勇於承認自己有所不知,去除心中既有的框框,真實地面對自己,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延伸思考】
(1) 您覺得,什麼樣的心最容易讓人犯下「強不知以為知」的毛病?
(2) 當這樣的心出現時,會造成哪些問題?該如何去除?
【說故事時間】
孔子知禮
孔子年輕時,就以知禮而名聞鄉里。有一次,孔子初入太廟助祭,每件事都要問人,好像並不懂禮,有人就譏笑他徒有知禮之名,而無知禮之實。孔子聽到了,就說:「這正是禮啊!」
孔子在當時雖已有「知禮」之名,但是對於不知或不很明白的事物,他還是虛心求教,絕不充不知以為知。
富翁回借牛人
浮白齋主人記載:有人寫信向某富翁借牛,信送到時,剛好有客人在座,富翁不識字,卻裝模作樣,打開書信,看完之後對送信人說:「知道了!等一下我自己會過去。」這是強不知以為知的笑話。
来源:
【原文】
子曰:「由(1)!誨女知之乎(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是知也。」(《論語·為政第二》)
【註釋】
(1) 由 : 孔子弟子。姓仲,名由,字子路,一稱季路,卞人,少孔子九歲。個性耿直好勇、率直大方,為孔門四科中政事科之高弟。
(2) 誨女知之乎: 誨,教也。女,猶「汝」,你。知之,知曉道理的方法。
【語譯】
孔子說:「由啊!我教你知曉道理的方法吧!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這是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度,這才是智慧!」
研析
待人處世,首貴真誠,為學求知亦是如此。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待知之事卻無窮無盡。如果強不知以為知,自以為是、道聽塗說、以偏概全,小則炫耀自己,譁眾取寵;大則貽誤蒼生,害人無數。為師者,強不知以為知,必致誤人子弟;當權者,強不知以為知,必會殘殺善良百姓。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也是一種自我省察的工夫,認清自己,正視自身的不足,而且勇於承認自己有所不知,去除心中既有的框框,真實地面對自己,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延伸思考】
(1) 您覺得,什麼樣的心最容易讓人犯下「強不知以為知」的毛病?
(2) 當這樣的心出現時,會造成哪些問題?該如何去除?
【說故事時間】
孔子知禮
孔子年輕時,就以知禮而名聞鄉里。有一次,孔子初入太廟助祭,每件事都要問人,好像並不懂禮,有人就譏笑他徒有知禮之名,而無知禮之實。孔子聽到了,就說:「這正是禮啊!」
孔子在當時雖已有「知禮」之名,但是對於不知或不很明白的事物,他還是虛心求教,絕不充不知以為知。
富翁回借牛人
浮白齋主人記載:有人寫信向某富翁借牛,信送到時,剛好有客人在座,富翁不識字,卻裝模作樣,打開書信,看完之後對送信人說:「知道了!等一下我自己會過去。」這是強不知以為知的笑話。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知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