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中國熱擁連戰 多重目的

自由時報編譯陳成良綜合3日外電報導〕中國高規格接待國民黨主席連戰來訪,並在連戰回臺前,宣布贈送一對大熊貓給臺灣、開放公民到臺灣旅遊,及開放臺灣水果進口等三個措施。主要國際媒體引述分析家的看法指出,中國熱烈接待臺灣反對黨領袖,用意是分化並收服臺灣的政治人物,逼陳水扁總統接受所謂「九二共識」。以下是主要國際媒體的看法:

●路透:連戰訪問中國,改善了國民黨與共產黨的關係,卻對陳水扁總統帶來了必須與中國謀和的壓力。報導引述中國國台辦副主任王在希的話說,除非陳水扁承認所謂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九二共識」、民進黨放棄台獨黨綱,否則北京不可能與陳水扁舉行會談。

●法新社:中國自冷戰時期就開始以贈送或出借熊貓作為表達善意的外交工具。報導引述民進黨立委徐國勇的看法指出,中國送熊貓之舉顯然是一種促統的宣傳伎倆。報導中也傳達了臺灣動物保育團體反對中國「熊貓外交」行徑的心聲。

●美聯社:中國的三個措施讓連戰能夠取得一些成果返臺,有助於他澄清被批評為「賣臺」的指控。連戰之行取得的成果,可以強化國民黨主張臺灣與中國統一的政綱,並削弱陳水扁傾向台獨的政策。

● 紐約時報:中國打出開放進口臺灣水果這張牌,意在拉攏臺灣南部農民。這些農民是陳水扁重要的執政基礎。該報二日發自臺北的報導指出,陳水扁總統與民進黨藉著對抗中國、強調臺灣認同及挑動獨立而取得政權。但是連戰的訪問中國,使陳水扁面臨須展現出他也能與中國領導人打交道的壓力。

●華爾街日報:如果北京希望使連戰與胡錦濤會面的象徵性成功成為真正的進展,必須設法讓臺灣總統陳水扁加入對話。報導中說,中國熱烈接待臺灣反對黨領袖,用意是分化並收服臺灣的政治人物。對連戰而言,他的中國之行是不尋常的政治策略,對他本身也有風險。

● 基督科學箴言報:該報在社論中指出,臺灣不能被中國愚弄。社論說,如果中國希望臺灣人民認真相待,就必須無條件與臺灣的總統對話。中國領導人顯然不能接受臺灣是一個民主實體,而其人民選擇了陳水扁為總統的事實。北京對某些臺灣政治人物懷柔,同時用飛彈威嚇臺灣,這種招式只會讓臺灣與中國漸行漸遠。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