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黨校報告: 教育投資濟富不扶貧

農村部分地區實際輟學率遠高於上報材料
  
  中央黨校經濟部在2004年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先後到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新疆、廣西等16個省市進行調查,完成了一份題為《中國農村九年義務教育的困境與出路》的報告,並且在8日這場「2004中國經濟熱點聚焦研討會」上首次向外界公布。
  
  作為該報告的執筆人,潘雲良寫到,「我們滿懷希望地奔赴全國各地調查研究,我們希望看到新發展。然而,農村的教育,尤其是落後地區的教育狀況,並不像城市的教育那樣成效顯著,更說不上繁榮,令人堪憂。」
  
  事實上,2000年國家就宣布如期實現「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任務,在全國範圍內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特別是農村義務教育,2002年小學和初中入學率分別達到98.6%和90%,全國有2598個縣實現了「兩基」目標,佔總縣數的90%。2003年底的時候,國家還曾專門出臺《國家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畫》,對農村義務教育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但目前「普九」的成果是低標準的,並且相當脆弱。近幾年,農村學生的輟學率、流失率偏高,初中生輟學率上升,有的地方農村輟學率高達10%以上。而且,「就許多地方的實際觀察,農村學生的流失輟學率比統計數字要高的多」。
  
  在他們的調查材料中,以黑龍江省賓縣為例,該縣地處黑龍江省中部,其經濟發展在全省處於中游,全縣共有中學35所、小學160所,縣城中學的輟學率能控制在2%左右,但各鄉鎮的輟學率則遠不止是上報的數字。以賓縣久太中學為例,其實際上報的只有2%,而真實輟學率則在8%以上。
  
  上報的是一個數字,而實際的卻是另一個數字。有些學校學生雖然在冊,但並不在校;有些學校學生只要交錢,就隨便可以買到初中畢業證書,而實際根本未讀;更有甚者,在上級驗收檢查的時候竟然借學生湊數。
  
  經濟貧困之後又加上前景貧困
  
  段小團,陝西省橫山縣雙城鄉人,今年17歲,16歲從本鄉初二輟學。原因是哥哥考上四川大學,學費每年近萬元。為了供哥哥上學,他離開學校,外出打工。
  
  呂和平,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趙村鄉人,今年13歲,因家庭貧困,五年級就輟學了。該縣調查問卷填報輟學率是9%,而實際輟學率應在20%以上,多為經濟困難所致。
  
  人所共知,經濟困難仍是造成農村學生無法繼續升學的最主要原因。調查人員在湖南安鄉縣發現,這裡的農民家庭年收入不足1200元,而供一個孩子讀書就要 800元。而在農民人均收入中,四成是實物折底的收入,還有兩成用於預購化肥農藥等,因此,農民每年支配的貨幣收入遠不到1200元。
  
  家庭的困難、學校的困難、師資力量的困難,這些都在影響著農村的基礎教育,但隨著這幾年的大學生就業困難,農村孩子輟學又多了一個「前景困難」的重要原因。
  
  家在遼寧省黑山縣中心村的張帥,儘管他的父母以種植蔬菜為主要生活來源,年收入也在三萬元以上,但父母還是決定讓他回家幫忙幹活。在他們看來,實在是找不出上學能帶來的好處。這幾年大學學費不斷上漲,像北大、清華、復旦這樣的學校,收費都在4500元以上。「真能上這樣的學校也倒罷了,至少將來能找到工作。問題是一般學校收費也不低,將來還不一定能找到工作」。
  
  財政預算內教育比重仍在降低
  
  就在上個星期天,教育部、國家統計局、財政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3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3850.62億元,雖然這一數字比上年的 3491.40億元增長了10.29%,而其在GDP中的比重卻僅為3.28%,比2002年的3.32%還下降了0.04個百分點,這種下降是1995 年以來的第一次;至於2004年的比重雖然還未統計出是否為下降,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會達到前幾年預期的4%的目標。
  
  而「這些有限的教育投資,大部分還被錦上添花地投放在基礎較好的城市學校,尤其是其中的重點中小學。」中央黨校的這份報告如此評價。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