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共強推臺灣藝人盼「中國統一」 只因怕賴清德?(組圖)

 2024-05-24 08:4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5
    小字

台灣 賴清德 中共 北京 熱搜
中共官媒大力宣傳臺灣藝人表態期盼「中國統一」,並將相關話題推上熱搜第一位。(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看中國2024年5月24日訊】(看中國記者黎小葵綜合報導)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就職不到一週,中共軍方無預警發動對臺軍演,範圍除了和以往相同包圍臺灣外,還包括靠近大陸的臺灣外島。而中共官媒則連續一整晚直播展示軍力,同時大力宣傳臺灣藝人表態期盼「中國統一」,並將相關話題推上熱搜第一位。

中共大力宣傳臺灣藝人表態「中國終將統一」

5月22日,央視新聞發布一則有關「中國終將實現完全統一」的新聞話題,引來外界廣泛關注和討論。央視新聞官方微博22日一早也發文,寫道,「臺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也永遠不會成為一個國家,『台獨』死路一條,祖國統一勢不可擋!中國終將實現完全統一」。

隨後,官媒又高調報導,這則消息瞬間登上微博、百度熱搜榜,許多大陸明星相繼轉發相關貼文表態,臺灣張韶涵、歐陽娜娜、侯佩岑、楊宗緯、文淇、孫陽6位藝人也轉發。

到5月23日深夜,百度熱搜仍可見,有關「多名台灣藝人轉發『中國終將統一』」停留在熱搜第一位。

台灣 藝人 統一
5月23日深夜,百度熱搜仍可見,有關「多名台灣藝人轉發『中國終將統一』」停留在熱搜第一位。(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張韶涵現居上海,2008年因和母親鬧矛盾,被臺灣媒體批評,公司冷藏,她兩個月不敢出門。那幾年,張韶涵在臺灣沒有演出,沒有人請她,媒體上報導她的都是負面新聞,例如不孝順、忘恩負義等。無奈之下,張韶涵來到大陸發展,不但開了演唱會巡演,還上了央視「春晚」。

歐陽娜娜現居北京,14歲時在北京拍她人生的第一部電影《北京愛情故事》,此後頻繁在大陸參加各種綜藝節目。

侯佩岑則在臺灣因為家庭的關係並沒有受到觀衆歡迎;楊宗緯、王陽、文淇則因始終無名氣,紛紛來到大陸發展。

賴清德喊兩岸互不隸屬 氣壞北京

2024年5月20日,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發表就職演說,以「不卑不亢維持現狀」為新政府的兩岸論述定錨,並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賴清德並表示,民主、和平、繁榮是臺灣的國家路線,也是臺灣與世界的連結,臺灣是「世界民主鏈」的亮點,民主臺灣的光榮時代已經來臨,自從總統直選以來,已經成為全球最蓬勃發展的民主國家之一,我們持續提升人權,向世界展現民主自由的價值。這份榮耀屬於全體臺灣人民!未來,新政府將持續善用臺灣的民主活力,推動國家發展,也加深國際合作。

對於賴的這番就職談話,氣壞中共中央。國台辦發言人表示,臺灣領導人的講話通篇充斥著敵意與挑釁、謊言與欺騙,可謂是一篇徹頭徹尾的「台獨自白」。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也警告,「台獨」分裂行徑,構成對國際秩序最嚴重的挑戰,對台海現狀最危險的改變,也是對台海和平最重大的破壞。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發展與世界各國關係的政治基礎與前提,也是維護台海和平的定海神針。

中共再次宣布環臺軍演

隨後,中共軍方發布消息指出,5月23日至24日在臺灣周圍展開「聯合利劍-2024A」演習,再次進行環臺軍演。演習位在臺灣海峽、臺灣北部、南部和東部,及金門島、馬祖島、烏坵島、東引島周遭區域。

軍方東部戰區稍早則公布演習區域示意圖,可看到中共軍方在臺灣周遭海域共劃出五個區域,金馬也畫出四個小區域。

英國廣播公司(BBC)對比資料發現,中共當局此番「無預警」環臺軍演不僅範圍比兩年前美國前眾議院長佩洛西訪臺時大,還首度涵蓋靠近中國大陸的臺灣外島。

大陸民衆好奇 賴就職説了什麽?

目前,有關「多位臺灣藝人表態支持祖國統一」、「中國臺灣937艦這裡是中國管轄海域」、「解放軍喊話臺艦不要為台獨賣命」等關鍵詞仍是大陸熱搜。

一位在美東工作的海外中國年輕人對自由亞洲電臺表示,中國國內資訊封鎖,難以公開討論許多敏感話題而容易出現一言堂的情況:「有人會向我要賴清德總統的就職演說……沒有人知道賴清德說了什麼,就是一件很搞笑的事情。」

他還說,這次軍演的目的很可能是為了平息國內的民族主義,因為什麼都不做也可能對其民族主義宣傳造成反噬。雖然「我們看到很多民族主義話語,但可能暗中很多人已經厭倦了這種政治宣傳」,但即便如此,臺灣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