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文網絡正加速崩塌 陸自媒體人揭露因由(圖)

 2024-05-24 00:0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中文 互聯網 消失
中國大陸網絡上的歷史文章或資訊正在快速消失。示意圖。(圖片來源:GREG BAKER/AF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5月24日訊】(看中國記者黎小葵綜合報導)中國大陸網絡上的歷史文章或資訊正在快速消失!近日有大陸自媒體人撰文指出,在簡體中文網絡世界搜尋十幾年前的文章,發現這些文章已不復存在。也有分析認為,這可能與中共當局加強對訊息管控和網絡審查有關。

5月22日晚間,大陸自媒體人何加鹽發表一篇題為〈中文網際網絡正在加速崩塌〉的文章。文章指出,他發現在大陸搜尋網站百度上,從1998年到2005年之間,搜尋「馬雲」2個字,只能搜出1條信息,且仔細檢查該信息,會發現也是假的,該信息發布的時間實際上是2021年。

換句話說,如果有人想知道那段時間有關馬雲的經歷、報導、演講、以及他創辦公司的發展史等原始信息,幾乎不可能。

何加鹽表示,他測試過,若換成用必應(Bing)或谷歌(Google)搜尋,「搜出來的有效信息和百度沒有太大差別,比百度略多一些,但也只是個位數,更多的也都是時間紊亂的無效訊息」。而且不只是馬雲,搜尋馬化騰、雷均、任正非等企業大佬,甚至是羅永浩、芙蓉姐姐等那個年代紅極一時的網紅,或周傑倫、李宇春等曾經紅遍全中文網站的明星,如網易、搜狐、校園BBS、西祠胡同、凱迪貓眼、天涯論壇、校內網(人人網)、新浪博客、百度貼吧等,結果也都是一樣。

何加鹽分析簡體中文網絡的歷史文章和信息迅速消失的原因之一與經濟有關,「網站的存在,需要伺服器、需要帶寬、需要機房、需要人員運維,還有很多雜七雜八的監管和維護費用,這些都是成本。」若網頁久未點擊,久而久之公司為節省成本便選擇直接將其關閉,如搜狐和網易早年的內容大量消失。

另一原因就是受到監管。他說,「網際網絡信息的監管,是從無到有,從寬到嚴,從嚴到更嚴的過程,以前可以合法存在的內容,後來不符合監管要求了;或是以前可以灰色存在的內容,後來被定義為黑色了,這些內容都會直接被『哢嚓』掉。」

他還指出,當前能在網絡上查找的、過去十年所發生過的重大事件,幾乎全是經過自媒體編輯過的二手訊息,甚至傳過多手,早已面目全非。他最後寫道,「現在你所看到的、你所創造的幾乎所有內容,連同這篇文章,這個平臺,終究也會淹沒在虛空中。」

目前〈中文網際網絡正在加速崩塌〉一文在微信上已無法查看。微信頁面顯示,此內容違反《網際網絡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對此,民間公益組織北京益仁平中心聯合創辦人陸軍對自由亞洲電臺表示,他也發現該組織存放在網絡的資料已不復存在,「以我從事公益這20年的經驗,早就發現我們早年所做的公益法律、反歧視等行動,當年曾是國內主流媒體,甚至官方媒體都在大張旗鼓的報導,而且有很多官方網站轉發」。

陸軍認為,「網際網絡信息的丟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也是普遍現象。但是我們談到中文簡體字信息的丟失是尤其鮮明的中國特色。因為中國共產黨對信息管控以及網際網絡審查扮演了重要角色。」

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教授馮崇義也表示,上述現象的確讓人感到驚悚、恐怖,這對中國人認識一段歷史,產生了毀滅性的打擊:「實在恐怖,但是我想原因還在於制度的根源。無論是出於經濟還是政治方面的考量。如果從政治考量,過去的灰色現在變成黑色。現在多了監控,反間諜法,什麼法現在多如牛毛。讓運營商們不堪重負,把信息毀滅掉。」

2007年1月18日,北京大學新聞網曾報導,由北京大學網絡實驗室開發建設的「中國Web信息博物館」,以存儲上百萬個網站的25億歷史網頁的規模,涉及上百萬個網站。用戶可以在「中國Web信息博物館」上查到每個網站近5年來曾經出現過的不同版本和網頁。但2024年5月23日開始,已無法登陸中國信息博物館,頁面顯示「無法訪問此網站」。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